星期三, 6月 23, 2010

總結500年來的發展 劍橋教授: 2014年世界將陷入危機

「末日說」又有新版本,劍橋大學教授尼克拉斯鮑伊(Nicholas Boyle)預言,「2014年將是全球發展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將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將主宰本世紀的未來走向,世界或將陷入危機,其狀況或許不比電影《2012》樂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鮑伊的新作《2014:如何度過下一次世界危機》中指出,近幾年的金融風暴可視為這場世界危機的開端,美國總統處理金融問題的方式將是危機是否可以化解的關鍵,而且該國的經濟影響力在逐漸減弱,但是軍事實力仍無可匹敵,國際組織將扮演穩定全球局勢的另一重要角色。





鮑伊指出,2014年將發生的大事包括戰爭、宗教衝突或者歸於和平仍不得而知,回顧過去的500年,他發現每個世紀都在第2個10年中發生改變歷史進程的大事,馬丁路德在1517年威登堡教堂大門前釘上他所寫的《九十五條論綱》,點燃宗教改革之火,造就了新教。





1618年,波西米亞反對哈布斯堡王朝起義,歐洲陷入「30年戰爭」的爭奪利益大混戰;1715年漢諾威王朝興起;1815年歐洲反法同盟打敗拿破崙後舉行「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勢力範圍圖,維持了近一個世紀的和平;1914年則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鮑伊在分析過去5個世紀的結論是,金融風暴只是開端,真正的大事尚未發生,到時候世界將走向和平或者陷入混亂,命運掌握在「美國」之手,國際組織所發揮的全球性力量,將是美國之外的另一個關鍵力量。

等無人!台灣徵才難 全球第一

台灣上半年的經濟表現,跌破各家眼鏡。「第一季是爆衝,令人意外,」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看到GDP成13.27%後相當訝異。意外又延續一季。第二季財政部5月出口數據一公布,比去年成長58%,淡季不淡。讓花旗銀行、國泰金、瑞銀、渣打等機構紛紛調升今年經濟成長率,像喊價般最高喊到8%。



不過,30年來最好的經濟成長,為什麼民眾感受不到?這正是台灣目前的問題,外銷產業已經有過熱的危機,內需型做小生意的店家還在辛苦掙扎著。



台北站前地下街總共有超過百家商店,每天人來人往的客人遍布學生、上班族,達30到40萬人。



站前地下街合作社經理吳秉宸觀察,去年金融海嘯後,每天人來人往的人數沒變,但餐飲業業績最高掉六成,有的店家月收入從250萬剩不到100萬元。吳秉宸去年每天都要接到廠商要求降店租的聲音。不過儘管困難,也只有九家廠商敢撤租,現在還有6、7家在排隊等空位置。雖然業績下滑,但至少站前的人潮始終在,出去之後,這些做小生意的店家,收入更沒有保障。



【為何無法改善失業率與薪資水準? 】台灣失業率上升是從3.9%開始,按理現在生產指數已經恢復到高點,失業率早應該恢復,但現在卻不同調。更多人願意出來嘗試找工作是原因。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看到,「新增失業人數」好轉,表示景氣復甦;但更多閒賦工作人口,趁著景氣好轉紛紛出來找工作,也讓帳上失業數字短期難好轉。



民眾紛紛出來找不到工作的同時,廠商卻徵不到人。去年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針對全球雇主做調查,台灣是全球徵才最困難的國家,增雇人的意願全球第三。



【調查與失業率走勢完全不同,為什麼?】「很多人高不成,低不就。」羅瑋指出,這已經變成結構性因素,導致失業率難降到5%以下。難找人的不只科技業,內需產業也開始徵人,卻找不到人。服務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李培芬看到最近摩斯漢堡、丐幫滷味等連鎖餐飲業都向她抱怨,「等無人!」



剛協助即將開幕的Uniqlo做百人徵才活動的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分析,景氣剛回暖,廠商雇人一定不會從內勤、成本單位開始找人,要的一定是門市店員、業務,這種可以帶出業績的人員。



這種職缺在台灣卻不受歡迎,求職者不愛彎下腰,不愛端盤子。起薪也多不高,兩年工作經驗以內,月薪多在2萬7以下。廠商因為人數需求眾多,加薪搶人的意願也不是很強。



許書揚預估,今年7、8月的畢業生只要願意接受業務的工作,根本不存在失業率的問題。薪資調整也只偏重少數行業,主要在製造業。金融海嘯時製造業無薪假、裁員比例高過服務業,但反彈速度也比較快。3月份服務業薪資年成長還不到1%。



台灣下半年的經濟成長看似榮景,但如何調整結構,降低失業,增加薪資,才是政府拚經濟的真正挑戰。

新鮮人愈快找到工作 薪水愈高

(中央社記者程韻璇台北22日電)104 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過去5年社會新鮮人首份工作平均求職週期為4.19 個月,而新鮮人首份工作求職等待期與薪水呈現負相關,也就是等待期越長,薪水越低。





調查指出,畢業後立即或1個月內成功就業的新鮮人平均月薪為新台幣2萬6991元,1到3個月內就業者為2萬5690元,3到6個月內就業者為2萬5061元,6到12個月內就業者則為2萬4038元。





6到12個月內就業者不僅較1個月內就業者少了近3千元,也較平均新鮮人薪資2萬5729元低了約7%。1個月內就業的新鮮人增加的薪資,相當於上班族在每年3%調薪的幅度下,連續加薪2年後的結果。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新鮮人在求職前,應先自問求職ABC,即斟酌自身能力(Ability)、確認自己希望投身的產業(Business)、找出自己適合的職務內容(Content),之後再將自身優勢與性向跟職場上的需求(Demand)相對照,透過ABCD法則,找出求職方向再出手。

為什麼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

「為什麼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






時代變了,大學窄門變得寬敞無比,大學文憑不值錢,大學畢業卻有愈來愈多人找不到工作!青輔會在「青年就業接軌」的報告中指出,到去年底,十五到二十九歲的青年失業人口,合計有二十七萬一千人,占全體失業者的四成二,平均失業率百分之十點七八;範圍縮小到十五到二十四歲的大學剛畢業,失業人口十二萬七千人,平均失業率百分之十四點四九,是全體平均失業率百分之五點八五的二點四八倍。以教育程度來分,青年失業者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超過半數、有五成六,失業超過一年都找不到工作的長期失業青年已經有三萬七千多人,多次尋職都沒有成功,已經喪失自信心而成為膽怯工作的「怯志者」。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政大勞研所教授成之約最近接受青輔會的委託,研究青年就業該如何接軌。辛炳隆分析,高學歷高失業率是結構性問題,三、五年之內的短時間都不會改變,目前甚至連碩士也有這個問題。





大學生的數量暴衝,八十九學年度的應屆畢業生十二萬人,九年後到九十七學年度已經加倍到二十三萬人,人人都是大學生,當勞動市場的供給量太多,大學生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工作。





多家人力銀行的資料數字頻放利多,工作職缺的年增率動輒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五、六成。不過,有工作機會不代表工作好找,因為產學之間存在嚴重落差!青輔會觀察到,產業結構快速變遷,海嘯之後,企業用人彈性、僱用型態多元化,招募社會新鮮人採保守態度;目前的高等教育偏向商管類的人才發展,理工類的人才什供給減少,造成「企業找不到好人才,青年不到好工作」的結構性失衡。





中租迪和企劃處策略長孫士民大學唸的是逢甲經濟系,剛進入中租迪和就是當業務,但他說,現在很多新鮮人不願意當業務。





又或者害怕進入職場落入失業族,於是繼續躲在學校,延畢或者唸研究所。





除了供需失衡之外,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說,企業不只是賺錢營利,也要有社會責任。他說,企業用人策略多半是游牧民族的心態,這裡用用,那裡用用,很少真的協助一個地方培訓人才;即便政府補助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但拿補助金的是企業,而不是主辦實習計畫的員工,也因此,企業員工未必主動提供青年實習,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也是青年缺乏工作經驗,難以真正進入職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