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27, 2011

台股規模前10大基金大比拚 群益投信1、2、3年績效三冠王

國內台股基金總計超過180檔,觀察過去 3 年,國內台股基金規模前10大的投信業者的績效表現,發現群益投信不論1年、2年、3年的均績效都居冠,而統一投信也連續在1年及2年期拿下亞軍,其他包括國泰及保德信投信的績效也相對穩健,突顯出投資團隊的功力。




從基金績效來看,近1年台股基金伴隨大盤上漲而走強,以平均表現觀察,群益、統一及保德信投信旗下的基金平均報酬都有雙位數的水準,其中以群益和統一投信接近2成的成績最為突出,以2年期的績效來看,由於從金融海嘯的低點起算,因此有 4 家投信業者的台股基金均績效都超過100%,搭上台股反彈的順風車。



進一步觀察投信業者台股基金規模的變化,儘管近期的指數來到波段新高,不過總規模3948億元,仍低於2009年4544億元的水準,群益投信認為這顯示在台股投資人的信心尚未完全回籠,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助於整體規模更上一層,台股指數也可望再攀高。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指出,近期台股表現仍算穩健,從經濟數據來看,12月份台灣外銷訂單上升2.3%來到365億美元的歷高。其中來自中國的外銷訂單年增率上升至17.6%,高於區域平均增幅,顯示中國農曆年前的需求確實拉動台灣外銷產業。



吳文同認為,近期類股風向再度吹向電子產業,加上本周的電子法說陸續傳出好消息,愈接近台股封關日,台股表現更是強勁,連續2天站穩9000點之上,針對今年看好的產業中指出,除了具長期利基的智慧型手機、中概內需產業外,產業循環趨勢向上的個股也具波段操作題材,如去年表現較弱的DRAM產業,在報價自去年年中開始下跌並影響整體產業獲利表現後,目前DRAM報價逐漸止跌、品牌廠庫存偏低,年後DRAM價格若向上反彈,將具短期投資利基。





星期三, 1月 19, 2011

50億蓋機場 旅客不到十人

小小一個台灣,機場多達18座,密度高居世界前3名,平均每128萬人就坐擁一座機場,但83%使用率不到5成,72%的機場收入連人事成本都不夠付,這些「蚊子機場」,正在靠桃園機場和你我的納稅錢養活著。




【為選舉,50億蓋蚊子機場】



這些機場不是沒有過光輝歲月,199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1991到97年,國內線旅客人數從每年1121萬人,增加到3700萬人,是同時期國際線旅客的2倍多。



好景不到10年。2千年後東部鐵路電氣化、第2高速公路、台鐵太魯閣號等重大陸路運輸建設相繼完工營運,降低民眾搭國內線飛機的需求,重創國內空運市場。2007年高鐵通車營運,更是壓垮國內航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內線起降班次、旅客人數與貨運量在1997年達到高峰後,就從此一路衰退。2010年旅客人數只剩下9百萬人,是1997年的4分之1。



諷刺的是,就在這段衰退最快的時期,在選票考量下,政府還斥資超過50億元,陸續擴建台南、恆春、花蓮、台東、屏東等小機場。現在這些完工不到10年的嶄新航站,都變成了蚊子機場。



【機場經費不斷減少】



根據審計部的調查,以2009年為例,全台灣18座民航機場中,除了桃園、台中清泉崗、金門尚義機場之外,其他15座的使用率都不到5成,比率高達所有機場的83%!其中有多達13座的業務收入無法支應人事成本,總缺口高達2.4億元。



其中,屏東和恆春機場幾乎處於閒置狀態,使用率都不到1%。去年平均1天旅客不到10人,卻各配置了20和30名員工,形成場站員工比旅客還多的諷刺現象。



機場使用率超低、收入不足,直接造成台灣機場營運經費來源——民航事業作業基金不斷減少,對國庫形成壓力。從2006年開始,民航事業作業基金的收入和賸餘就年年下滑,賸餘金額從30億,腰斬剩下去年的17億,今年還會再腰斬超過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這些虧損的機場,從今年開始,再也沒有桃園這位「富爸爸」供養。桃園機場因為改制公司,盈餘分配基金的金額將減少。少了這個最大收入來源,民航局預估今年基金賸餘將只剩下8億元。若再不改善機場經營狀況,將形成惡性循環。



【哪些機場該留,哪些該廢?】



如果我們用賺不賺錢,以及使用率高低這兩個條件來分類18座機場,很清楚可以判斷,哪些該留,哪些該廢。



金門、松山、台中清泉崗已隨著小三通、兩岸直航、國際包機業務展開,逐漸起死回生。花蓮、台東,以及各外島機場,雖然使用率不理想,也不賺錢,但肩負偏遠地區和離島運輸任務,屬於政府該提供的服務。「政府提供的服務,不能只看有沒有賺錢,也不能因為虧損就不做,」前民航局長張國政說。



真正該考慮存廢問題的是使用率超低、虧損嚴重、附近已有主要機場或高鐵站的本島小機場,如屏東、恆春、台南、嘉義等。



政府應該根據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預估台灣到底需要多少公路、鐵路、港口、機場,海、陸、空之間要怎麼配合?再規劃機場建設與管理。否則,花大錢建設最後卻落得只能養蚊子的設施,還會不斷出現。



from:天下雜誌

星期日, 1月 16, 2011

黃金泡沫正在醞釀中 三大避開黃金投資的理由

投資人什麼時候才會知道市場已由多頭變成了泡沫呢?或許,當電視上已經開始出現節目專題討論時,就是該小心的時候了!




而現在市場上到處都在討論黃金,甚至連美國脫口秀節目都開始大開有關黃金的玩笑了,黃金現在每盎司已經站穩了 1400 美元大關,這 5 年來足足上漲超過 500 美元,年化報酬率高達 23%,比投資債券、股票都賺。



每當市場出現危機時,投資人總是會轉往黃金,而對美國人來說,近來市場上有三大陰影籠罩:美元弱勢、政治氣氛詭譎、預算赤字不斷飆高。



在經過科技和房產兩大泡沫後,許多美國投資人都想尋求擁有永恆、具內在價值的投資標的,黃金就是這個夢想的標的。



去年的這個時候,知名財經網站《CNNMoney.com》就呼籲投資人應該要注意泡沫的現象,該網站認為,儘管短期內金價還有可能攀高,但是卻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



但金價至今仍高居不下,《CNNMoney.com》認為,這點出了另一件事實—投資人少能看出泡沫的現象,特別是在初期階段,且泡沫往往可以醞釀數年,科技泡沫在被戳破之前至少持續了 5 年,房產泡沫則花了 6 年時間才破滅。



《CNNMoney.com》仍堅持黃金正在醞釀泡沫的看法,以三個觀點支撐他們的看法。



■黃金保值?但若通膨失控、經濟末日未至 要黃金何用



黃金傳統上被視為抵抗通膨的避險工具,黃金多頭論者認為美國聯準會不斷印鈔,最終將會導致物價失控飆漲,正是他們投資黃金的理由。因為他們認為,黃金能夠維持購買力 (purchasing power),不是各國央行要製造就能製造的,這也就是為何當過去 80 年代初期,美國通膨飆漲至雙位數時,金價也同樣飛增,還能報以投資人豐厚的報酬。



但是,現在美國經濟卻不見任何通膨將高升的現象,雖然聯準會不斷印鈔,期望注入資金活水,但在銀行仍銀根緊縮下,實際上注資的效果有限。



也因此美國現在的通膨率僅僅 1.2%,而債券市場一直是觀察通膨甚至通縮的指標,但現在 10 年國庫券的利率僅為 3%,要是債券投資者已經預見了美國將來會有高通膨,他們怎麼可能接受如此低的殖利率呢?



當然,或許債券投資者看錯方向了,黃金投資者才是對的,也或言,「買債券是為了防禦短期通縮的現象,買黃金則是能儲存價值,以防通膨最終失控。」

這番話似乎言之成理,因為在聯準會的努力下,通膨最終會上升,畢竟也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但其實很多黃金投資者最重視的也並非通膨率是否會回到 3% 以上,他們擔心的其實是發生率極低的「全球貨幣系統崩潰」、「美國違約」等事件,因此買進黃金保身。




但《CNNoney.com》警告,這些黃金投資者更該擔心的是—如果這些事都沒發生的話怎麼辦?投資專家表示,金價現已完全反應那些所有那些負面事件,包括了高通膨,而現在要是現實並不若預期的變化,金價恐怕將會大挫。



美國經濟仍有緊縮問題、高失業率,但要是經濟面轉正常,滿手黃金的人恐怕將慘了,拿 80 年代的前車之鑑比擬,要是 1980 年代金價高點買入的人,將通膨條件算進後,到現在都還無法回本。且一旦經濟回歸基本面後,也就失去了持有黃金的理由。



■「美元已死」論過於誇大 買黃金不如投資海外



擔憂美元低點不知在何處,也是黃金價格上揚的原因。市場擔憂聯準會的寬鬆政策會嚇跑外國投資者,且美國登天的赤字也很有可能會使中國等債權人拋售美債,進而導致美元滑落,美元一旦滑落,投資者就更朝黃金蜂擁而去。這半年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貶了 10%,黃金則漲了 14%。



但《CNNMoney.com》則認為,如果擔憂美元續貶的話,應該要而投資海外共同基金,而非黃金,因為這樣不但可享投資獲利,還可賺取當地貨幣投資的匯差。



且《CNNMoney.com》認為,所有「美元已死」的言論都太過誇大了,美元的未來不只取決於美國自身的債務問題和經濟狀況,歐洲或是其他區域經濟消息也會使美元大幅波動。歐債問題嚴重時,美元就立刻反彈向上。



且有許多經濟學家評估,一旦美國經濟開始回溫,美元很快就會回穩了,甚至有望逆轉。



且現階段中國拋售美債的可能性也很低,因為畢竟美國還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對美國的經濟需求其實還比美國高,中國不會希望看見美國垮台的。



■黃金非固定收益工具 潮流轉向恐抽身不及 血本無歸



其實要說黃金價格產生泡沫,被過度高度了,技術上來說並不正確,因為一開始就無法評價的東西,你怎麼能說它被高估了呢?

不像債券、股票,黃金並不會帶來固定收益,也無法享受盈餘,黃金也不像房子可以住,當然,也無法出租。除了自用欣賞外,買黃金的人賭的就是價錢還會繼續炒高。




也就因為黃金最初無法產生任何收益,所以很難衡量黃金是否有本益比過高,泡沫的現象,但可藉由觀察供需現象作為判斷黃金需求是否過度膨脹。



最常用來解釋黃金價格高漲的理論之一就是,「黃金供給有限」,因為任何一個新礦場開發都需要數十年。



但是,儘管供給面不變,黃金需求面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2005 年時,黃金需求只有 16% 來自投資者,其他皆為工業所需,但是到了現在卻幾乎有 40% 的需求皆是來自投資者,這使得黃金變得更易炒作。



有專家認為,有些持有黃金者的態度其實是想要表現,「我是個市場玩家」或是「我有跟上這股風潮」。但是,投資者能夠保證這股風潮可以持續下去嗎?或是能夠明智的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場嗎?



許多選擇黃金投資的人皆十分依賴過去的圖表數據當作投資指標,的確,黃金價格這一年來名目上屢創新高,但將通膨考慮進去後,事實上現在的價格還遠不及 1980 年代通膨高漲所帶動的金價高點。若是只相信數據所帶來的數字,恐怕將會再度重蹈 1980 年代買進黃金者的覆轍—時隔 30 年報酬仍無法轉正。

星期四, 1月 06, 2011

全球性退休海嘯 將侵襲各國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安聯集團研究顯示,全球性退休「海嘯」將陸續侵襲各國。首先美國在2025會面臨退休海嘯,接下來是歐洲與亞洲等國家,嬰兒潮世代正面臨退休倒數中。





而且,在金融海嘯後,有些人的資產大縮水,還有更多人是完全沒有準備退休金,這彷彿是人口定時炸彈。





嬰兒潮世代,正面臨史上最艱巨收入挑戰。在最新一期《安聯人口結構脈搏報告》指出,美國的嬰兒潮率先進入退休時期,這個情形將會在2020年達到高峰,歐洲大部分的「嬰兒潮海嘯」,例如德國、法國、或英國,都可能在美國高峰之後約5年內來臨,分別在2025年達到高峰,其他國家如西班牙、土耳其或中國都將面臨同樣的挑戰。





而且在美國安聯集團一項針對3,200位年齡介於44-75歲的美國成人調查有關退休問題發現一個很重要現象,就是有6成以上的受訪者說他們對耗盡資產的恐懼超過死亡,套一句比較通俗的話是「錢花完了卻還死不了」。這樣的恐懼即影響到他們選擇退休商品的標的,因此,有80%的受訪者都希望有終生保障4%利潤的金融商品。





安聯集團董事局成員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域負責人Jay Ralph說:「進入退休時期,依賴國家工作人口的人數也會大增。公共財政緊拙與越來越長的壽命,對退休者、企業與政府而言,都將是殘酷的現實。」根據調查有將近92%的美國公民開始感受到「退休危機的來臨」,值得留意的是在40多歲的受訪者中,肯定回答的比例更高達97%,且在44-54歲中,超過一半(51%)的人都說他們還沒有做好退休生活的準備。





而且在2年前的一場年難得一見的金融大海嘯後,不少人的財產退休金機構的資產大縮水,導致10年前高唱「提早退休」的聲音愈來愈小,到現在有不少已屆臨退休的上班族有不得不「延退」或者再工作的壓力。

星期一, 1月 03, 2011

Fortune:提防多頭聲浪 美股前景有三大陰影

回顧 2010 年,美國股市從許多標準來衡量,都表現穩健:其中反映大盤表現的標準普爾 (S&P) 500 指數,全年收高 12%;反映小型股的羅素 (Russell) 2000 指數,更漲逾 26%。




展望 2011 年,《彭博社》統計美國 11 大券商策略師看法,也全都預期漲勢持續,平均預估 S&P 500 指數今年將收高 10%。但投顧公司 Hedgeye,卻抱持少數悲觀看法。



《Fortune》報導,Hedgeye 分析師 Daryl Jones 指出,今年美國市場前景,可以預見三個總體經濟基本面上的負面陰影:一、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二、通貨膨脹加速;以及三、區域間互相干擾的風險上升。



首先 Hedgeye 預期,今年美國及部分主要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將因不同理由相繼減緩。其中,美國經濟將因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約 70% 的消費者支出降低,而受到影響。因房價進一步下滑,侵蝕美國消費者信心;加上結構性失業率高漲,以及信用環境緊縮,將打壓消費者支出。



至於全球經濟方面,主要問題將與通貨膨脹相關。Hedgeye 指出,帶動全球成長的部分主要新興經濟體,明顯可見通貨膨脹正在加劇:包括中國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上升 5.1%,創 28 個月來最大增幅;巴西同月 CPI 更高達 5.6%。



分析師認為,上述兩個國家的消費者基準通貨膨脹,都已遠超越各自央行所訂的目標。而若一直維持這樣的趨勢,無疑將導致央行緊縮貨幣政策,進而造成國外經濟成長速度減緩。



事實上,過去數周已出現升息趨勢:包括中國央行將存準率提高 50 個基點至 18.5%,巴西更將存準率由 15% 大增至 20%,瑞典及智利央行也雙雙升息 1 碼。



Hedgeye 更預測,今年各地央行將採取進一步積極的行動,尤其因為原物料價格漲勢將擴大。



另一方面,區域間的交叉風險升高,也是今年利空因素之一。分析師指出,這包括各地市場及資產之間的連動關係,變得更緊密;以及市場對於數項全球總體經濟的風險,出現錯價 (mispricing) 的情況。



Hedgeye 舉例,從美元與歐債危機的互動關係,可見這樣的連動風險。他們並預期,今年可能會出現的主要總經險境,包括美國地方政府債券、歐洲主權債務,以及日本經濟持續內爆。

星期六, 1月 01, 2011

彭淮南:新台幣升過頭 台、韓面板市占率「死亡交叉

裁彭淮南昨(30)日表示,台灣和南韓電子產業的市場一致,產品類似,新台幣兌韓元升值,對於台灣出口的確會造成衝擊。




央行昨日召開理監事會,並特別引用了工研院的資料,指出在2006年時,韓元兌新台幣匯率為29.4韓元,當時台灣的大型面板全球市占率為46%,超過韓國的40%;但是到了2008年,韓元兌新台幣匯率達到35韓元,2者的市占率相當,對台灣是「死亡交叉」,對南韓是「黃金交叉」;此後,南韓面板的市占率持續走升到目前的43%,而台灣的市占率則節節敗退,目前僅剩36%。



彭淮南指出,因為台灣和韓國的市場一致,產品又很類似,兩者的匯率變化,遲早會對出口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這是不可否認的。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新台幣升值有利於提升國人購買力,並擴大內需。對此,彭淮南表示,新台幣升值應該是「擴大外需」,國人因為貨幣升值而會前往國外旅遊。而今年民間投資雖然相當活絡,其實是因為其他國家家的半導體廠不願意投資,所以將固定成本變動化,於是委外轉單到台灣,台灣的廠商為了接單,投入10幾億元建廠,從日本進口昂貴的機器,這是今年以來貿易順差縮小的原因之一,這種作法在景氣好的時候雖然會加速獲利,但是在景氣差的時候也會大受影響,尤其是承作貸款的金融業,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將面臨更大的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