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11, 2011

歐美債風暴 台灣逃不掉


2011-07 天下雜誌 477期作者:張翔一

精采重點:



債信危機籠罩全球,歐豬五國與美國舉債二十二兆美元,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未爆彈。

 
七月起,全球從「歐豬五國」的希臘、義大利,到「老大哥」美國,幾乎同步發生債信危機。一時間,包括台灣在內,各國央行聞「債」色變,紛紛急著計算,若歐洲、甚至美國國債違約、降評,會對國內金融業、經濟成長產生多少衝擊。
經濟學家甚至出言示警,「第二次金融危機恐怕不遠,規模只會比上次更大。」
正當全球股、債、匯市同步陷入緊張情緒,大幅震盪時,上週四,歐盟峰會決議,對瀕臨破產的希臘,擴大進行規模高達一五九○億歐元的第二波援助,同時增加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權限。必要時可在債券交易市場,購買已被信評公司打入垃圾級的希臘、葡萄牙、愛爾蘭國債。
而美國延宕多時的舉債上限,儘管截至七月二十四日仍未達成共識,各界仍預期會在八月二日最後期限前,驚險過關。
加上不久之前,同樣陷入違約危機的義大利,成功發行高達六十八億歐元的新國債,解決了「跳票」的燃眉之急。看起來,籠罩全球的債信危機,似乎暫告一段落。上週末的歐美股市,甚至上演一波反彈逾百點的「慶祝行情」。
但是,危機真的解除了嗎?
先從二十二兆這個數字談起。
二十二兆新台幣有多大?約等於十四個最新出爐的全球首富、墨西哥財閥卡洛斯.斯利姆,而且可以買下全台灣所有的上市公司。
二十二兆美元呢?依目前的匯率計算,等於四百個全球首富,二十九個台灣股市總市值。或者,等於三十七.五個破產時的雷曼兄弟總債務。
天文數字國債  全球共擔

這個天文數字,正是近來在全球債信市場聲名狼藉的「歐豬五國」和全球「老大哥」美國,至今的債務總額。
這個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債務,早已「大到不能倒」,卻仍持續膨脹,已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未爆彈。
當然,已經紛紛逼近或成為垃圾債券的「歐豬五國」共八兆多美元國債,和連續九十餘年來,都被評等機構和各國銀行視為最安全資產、如今已達十四兆的美國國債(其中近十兆對外發行),不能一概而論。但美債一旦出狀況,哪怕僅是被信評機構降評,對全球的衝擊,卻較歐債有過之而無不及。
「即使短期內提高舉債上限,美債違約和被降評的風險,仍將持續存在。一旦被全面降評,將引發全球一連串連鎖效應,」匯豐銀行美國首席經濟學家凱文羅根(Kevin Logan)在七月底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示警。
他指出,全球各大金融機構,尤其保險業,資產中往往都有大量的美國債券,美債被降評,也等於他們同時遭到降評。他們要維持信用,勢必要減持手中的美債,買進其他資產或轉為現金。如果全球金融業拋出美債,將進一步壓低美債價值,提高美國政府舉債成本,形成惡性循環。最後,甚至連持有最多美國國債的各國央行,都會受到衝擊。
債務爆衝  台灣啟示
以台灣為例,央行日前公布全體金融業對「歐豬五國」的曝險餘額,約兩千億元新台幣。如果歐豬五國全部破產,等於台灣將重演一次○六年時的雙卡風暴。
但若美債遭到全球拋售,台灣以央行為主,持有美國公債全球第六高,共一千五百多億美元,這是全國人民的外匯存底,衝擊將會更全面。


一位國內金融業高階主管語氣急促地說,「央行不能光要求我們算曝險餘額,現在它自己也要算算美國國債的風險吧。」
「短期內,歐美債信風暴已經受到控制,」花旗銀行台灣區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說,「但不能否認,規模如此巨大的歐美債務,已經成為目前影響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而且這個現實,恐怕三到五年內都不會改變。」
歐美各國欠下的龐大債務,看似離台灣很遠。但金融海嘯的前車之鑑,卻血淋淋的證明,透過全球緊密連結的金融體系,歐美債信風暴,除了造成市場震盪,衝擊每個投資人的荷包之外,更可能形成系統性風險,重傷台灣的經濟。
例如,全球經濟專家大多預期,深陷財政赤字、復甦腳步又不見顯著起色的美國,近期內再度提出QE3(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機率大增。
這也代表,目前在全球流竄的廉價美元熱錢,非但回收之日遙遙無期,甚至還會更泛濫。熱錢流竄,造成各國通膨,股匯市波動。
「美國近年來,利用國際貨幣鑄幣特權,把自己的(債務)問題,轉化為各國的(熱錢、通膨)問題,」本土金控主管指出,「未來這問題會愈來愈嚴重,政府不能只依賴央行,要有更完整的配套措施。」
面對美國印鈔形成的熱錢威脅,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就多次提出,台灣沒有加入IMF等國際金融安定組織,應加強與亞洲各國合作,建立「共同聯防」的金融安全機制,降低國家風險。
財政沒紀律及長遠目標
另一方面,本月接連爆發債信問題的歐美各國,究竟為何債務失控?也值得政府引以為戒。

「金融海嘯讓各國急速擴大舉債,只是目前歐美債信問題的『扳機』而已,」鄭貞茂語重心長地說,希臘、義大利、美國,債務逐年累積到瀕臨失控,各有其背景和原因,但其中影響最大的共通點,卻是「政府財政沒有紀律和長遠規劃,景氣不好時舉債擴大支出刺激經濟;景氣好時也舉債擴大支出,增加社會福利等換取民意支持。」
長期觀察台灣經濟的鄭貞茂不諱言,台灣不論執政黨派,也往往有擴大政府支出,甚至與競爭政黨進行「社福競賽」的傾向,「國家債務不是不用償還的,擴大到最後,就是全民買單,你我退休年限不斷往後延,(政府國債)仍還不清。」
「國家不會倒」的迷思,早已被打破,但國家破產,真正受害的卻是全民。從歐美到亞洲,面對這前所未有的二十二兆美元債務,從政府到個人,再多的戒慎小心,恐怕都不算過分。

「債風暴」中的投資要訣
金融市場頻頻因為歐美的債務危機恐慌蔓延而「抽筋」,在不確定因子仍存、變動劇烈下,究竟該怎麼投資?
答案很簡單,新興市場依然看好,但要避開歐美風險高部位。這些恐慌,多是受資金行情與避險基金短期操作影響,帶來暫時性的下跌,跟基本面相關度不高,尚不致影響未來經濟復甦。
摩根富林明JF亞太高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陳敏智,就認為這種波動很平常。他對新興市場,特別是新興亞洲依然看好。他分析,下跌時,反而是逢低進場的好買點。

中國股市是他目前特別看好的區塊。在第三季季節性的食物價格上漲趨緩後,他認為下半年有機會回到領先地位。新興市場債因為成長穩健、離風暴核心較遠,也是他中長期較看好的標的。
歐美股債也並非一無是處。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Edward Perks)就指出,德、法、美仍有不少強健的企業,特別是來自新興市場的營收佔總營收比例愈高者,更能受惠新興市場的高成長。這些公司的股與債,仍是不錯的選擇。
要避免的是歐洲金融業。因為歐洲金融業目前不少仍持有歐豬五國的債券,西班牙的金融業甚至還沒從金融風暴中恢復過來。
歐美債務危機會帶來短期恐慌,但全球經濟將持續成長。原物料行情預期將持續,而金價在不確定因素消除後,可能仍在高點盤旋。雖然通膨趨緩,但沒人能預料QE3會不會重出江湖,繼續推升通膨。
至於歐元究竟會漲還是跌?短期看來,在美國仍是寬鬆貨幣政策、延後升息下,只要歐元區紓困計劃、歐豬五國預算刪減順利進行,加上利率高於美國,今年底前歐元應仍會比美元強勢

難敵印度人 華人學歷高難出頭


 更新日期:2011/08/09 17:12 文/賴建宇
大老闆為什麼都是印度人?印度不只是全球重要軟體服務業大國,更是跨國企業CEO的「出口國」,全球五百大企業CEO第二大來源國正是印度。為什麼華人學歷漂亮,但卻不容易出頭?
【政府愈弱 民間愈強】
常常有台灣的企業主抱怨政府效率低,台灣企業只好自立自強。在印度尤其如此,2011年世界銀行的經商便利度排名,全球183個國家中,印度排名134名,台灣排34名。以在台灣科學園區申請建廠為例,總共需要申請書、租地申請表各一份,另外租地簡報十五份,不懂的地方有單一窗口協助。
在印度,至少要從中央到地方跑80個不同窗口,拿到80份許可。碰到不懂怎麼辦?只能自己想辦法。正是這樣的磨練,讓印度經理人要花更多時間來拉關係、遊說。
【資源愈少愈厲害】
花旗集團執行長,現任萬事達卡執行長班加(Ajay Banga)總是喜歡頭戴錫克族頭巾出席公眾場合。《時代雜誌》報導,他第一次到印度清奈的花旗銀行上班時,看到地上堆滿「大到足以推動飛機引擎的發動機。」後來他才知道,這是為了避免缺電做準備。更久之後他明白,這只是其中一道防線。在印度經商,同時準備好幾套劇本是常有的事。
「必須強迫自己突破限制,找出答案,」Google資深副總裁也是商務長(CBO)阿羅拉(Nikesh Arora)指出。這也是塔塔汽車為什麼可以創造Nano這種在台灣和西方世界沒見過的車。
【克服超低價競爭】
新興市場的興起對於印度人要在大企業突圍也有利,因為他們早就習慣超低價破壞者的競爭。
班加的哥哥,文迪.班加(Vindi Banga)是前聯合利華全球總裁,他擔任印度分公司執行長時,經常要面對當地廠商,提供相似產品但價格只有1/3的競爭。他花了一年的功夫,將聯合利華不斷改良,推向當地市佔率第一。
【語言、多文化優勢】
印度人從小習慣英文思考,是他們進入跨國企業的優勢,更重要是他們早已習慣多語言、多文化、多種族的環境。
從小的鍛鍊,讓他們更快適應環境並更精於溝通。這種特質也讓印度人對於母公司的外派計劃,比起華人更容易欣然赴命。
【如何抓住印度老闆的心?】
對個人來說,除了要盡快熟悉印度腔的英文之外,更重要必須趕快了解你的印度老闆,或者合作伙伴的印度決策者是怎麼思考的。
根據合益管理顧問公司(Hay)研究30位印度領導人發現他們多有道德潔癖。調查顯示,唯一可以和印度老闆媲美道德觀的,是修女。另外,他們幾乎都有異於常人的耐心。人走在印度馬路上,必須要讓路給牛先過。由於特殊的環境和低落的政府效率,企業經營者都很能等待,要想他們中途放棄並不容易。
相對印度經理人擅長從沒有資源中走出一條路,華人擅長的是念書,甚至佔據美國名校中長春藤聯盟、史丹佛、加州柏克萊等名校的高比例註冊名額。但進到職場,要像印度人一樣做到跨國企業領導者的,就更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