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11, 2012

郭台銘、許文龍兩位富爸爸不撐 奇美電成史上最大紓困案


新新聞 2012/02/09
前兩年,企業還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然而有兩大富爸爸的奇美電,卻在鴻海不願意背書聯貸、與鴻海與奇美兩大股東不願意增資下,落得紓困的下場,且規模大到改寫紓困案紀錄。


【文/黃琴雅】
一月九日,台灣銀行以密件形式發函給包括兆豐金、合庫、一銀、中信銀等四十多家銀行,告知有關面板大廠奇美電提出申請「債權債務協商」一案,要在一月十八日、股市封關當日,召開銀行團會議,台銀選擇在總統大選投票前四天發出這封密函,引起銀行團譁然。
奇美電向經濟部提出「債權債務協商」申請的時間為十二月二十八日,是奇美電母公司鴻海董事長出面賣力為總統馬英九站台的後十天,經濟部與財政部聯手,馬上要求台銀主導,而且選在大選前通知,要求在大選後迅速通過,令許多債權銀行頗有意見,因此,一月十八日協商不成,祇好在農曆年前後分兩次協商。
銀行業年獲利兩千億 要撐奇美電兩千四百億債

(圖片提供/新新聞)

弔詭的是,奇美電要接受銀行紓困的消息一出,股價馬上以「利多」回應,從一月十七日的十二元多一路漲到十六元,與過去企業紓困案一旦宣布,都以跌停作收比較,奇美電一案確實相當「特殊」。
祇是,在經濟部的包裝下,奇美電美其名是進行「債權債務協商」,但看在銀行團眼中,「分明就是紓困案」,而且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紓困案,總負債金額高達二千四百億元,即使拿去年所有銀行的整體獲利二千億元,還不夠繳清奇美電單一家企業的借款總額。
有些銀行團成員頗為不滿地說,「這麼大的紓困案,為何要用密件,還要求保密一年,我們都是上市公司,有股東要交代,萬一股東不滿,對銀行提告,銀行還要吃上官司,政府的做法是要置銀行業於何地?這分明是政治力干預。」「難道,這是對賣力助選的郭台銘所進行的『謝票』行動嗎?」
奇美電資金缺口之大,也讓外資券商充滿疑慮,紛紛對台灣銀行業降評,銀行業不僅要承擔債務風險,還要被降投資評等,承受股價下跌的壓力。惠譽信評副總經理李信佳就坦承,奇美電貸款幾乎集中在大的行庫上,使得這些行庫面臨財務與獲利的減損,可能導致信用評等被調降,「銀行業背負政府給他們拯救的責任,又要兼顧股東獲利,兩者是互相衝突的。」銀行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在政府的壓力下,許多銀行不得不接受。目前銀行團初步的共識是,今年與明年到期本金,展延還款期限為三年,分別在二○一五年與二○一六年後到期,並且加碼一%利息,其中,今年要到期的七五○億元,將從今年起,分一五%、三○%、三五%、二五%逐年攤還,明年到期的七五○億元,則另外協商。而奇美電必須遵守三年內要增資四百億元、奇美電董事長要在三月底選出的條件,預計在各銀行通過董事會決議後,這項紓困案就會開始實施。
富爸爸不增資 銀行怨聲載道
放眼台灣上市櫃公司,沒有一家企業擁有像奇美電如此雄厚的背景,有兩個富爸爸當後盾:一位是曾經當過台灣首富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一位是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這兩位身價即使沒有千億,也有百億,是身處台灣金字塔最頂端一%的有錢人,但他們的公司負債為何會淪為要銀行集體來紓困呢?
原因出在這兩大股東的理念不合。二○一○年三月,鴻海旗下的群創與奇美電正式合併,原本是一樁台灣面板廠大整合的美事,卻因為持股一一%的鴻海集團與持股一七%的奇美實業兩大股東,對公司營運有不同的意見,過去群創的利基是小尺寸的面板組裝,而奇美著重於大尺寸電視面板生產,加上兩者對於西進大陸的策略又有不同想法,私底下暗中較勁許久,而鴻海取得相對優勢的主導權,但真正引爆雙方爭端的是奇美電聯貸案破局。
面對韓國大廠的競爭,台灣面板業已淪為「慘業」,經營陷入困境,去年奇美電為了增強財務結構,提出八百億元聯貸案申請,但一路被銀行從六百億元砍到四百億元,高齡七十多歲的奇美電前董事長廖錦祥,為了聯貸案跑了一整年的銀行,卻在去年九月底一夜之間失聰,被醫生判定為耳中風,還併發肺炎住院多日,一度掛著點滴到台北跑聯貸案,最後卻因為郭台銘不願意背書,某些官股行庫也有意見,導致聯貸案談不成,廖錦祥也在去年十二月初閃電請辭,回家休養。
借不到錢的奇美電,眼看著今年一月就有一筆五十億元的聯貸案即將到期,儘管奇美電的帳上現金六一○億元,根本無法負擔今年即將到期的七五○億元現金,祇好請求經濟部協助,所以台銀選擇在最敏感的時間點進行協商,是不得不的做法。
但看在銀行團經營者的眼裡,多數都頗為不滿,「奇美電兩大股東不合,憑什麼要銀行,甚至全民埋單?為什麼銀行要紓困這兩大有錢人呢?」有銀行團成員說。站在銀行的立場,企業最佳充實財務結構的做法是,大股東先拿出錢來增資,而不是一直跟銀行借錢,加上奇美電每股淨值還有二九‧六六元(二○一一年第三季),根本未達紓困標準,怎會現在就要銀行救?
政府出手挽救 不能祇是給錢
「DRAM廠比面板還艱困,但南亞科與華亞科的富爸爸台塑集團就有Guts(膽識)!都是自己不斷拿錢出來增資,何況奇美電還有兩位富爸爸!」一位分析師如此說。
然而,製造業起家的大股東許文龍早就想退出科技事業,才會將奇美電交給鴻海的群創經營,因此不可能再掏錢出來增資,而郭台銘的鴻海最近也自顧不暇。
有「獵豹財務長」之稱的部落客分析師郭恭克,長期觀察鴻海與奇美電財報,他分析鴻海的負債比逐年拉高,去年至六七%,自有現金也不斷流失,自身壓力頗大;再者,奇美電的現金流也呈負數,增資對股東而言,無異是「錢坑」,股東自然不想再當呆頭鵝,所以奇美電的難題祇好丟給銀行。但郭恭克認為,展延本金也無法解決奇美電的長期營運困境。他建議,投資人應避開鴻海與奇美電。
「政府的角色不應祇是提供資金,而是要介入經營。」李信佳認為,銀行祇是資金的提供者,屬於被動的角色,且奇美電合併報表的借款已經占放款銀行的一四‧四%,逼近《銀行法》規定的單一企業占放款總額一五%的上限,未來可以融資的金額相當有限,政府不應把責任放在銀行身上,而是要更積極主導,協助大股東找出新的策略或是合作夥伴,將奇美電的資產活化,才是奇美電的出路。
產業結構失衡 還有下一個奇美電
李信佳以美國於○八年金融海嘯後,拯救GM(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為例,美國政府強勢介入,指派有能力的人進去重整,讓一度瀕臨破產的汽車產業得以起死回生。美國的案例,就是告訴台灣政府,除提供經營環境,還要找來更強投資人,協助改善營運模式,而不是祇單靠銀行一直提供資金,這樣並無法救活奇美電。
奇美電的紓困案,透露出台灣金融業的窘境。一位銀行業者表示,台灣產業結構長期向科技業與製造業傾斜,金融業不斷萎縮,導致有市值上兆的國際級大企業,卻祇有市值千億的本土銀行,一旦大企業出事,卻都要銀行盡「社會責任」,但台灣銀行業哪撐得起高達千億放款的大企業?導致最終爛攤子要全民埋單,況且,「奇美電計畫移廠到巴西,政府如此出手相挺,結果還是產業外移,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面對不得不接受的紓困案,銀行團有成員建議,政府應該有類似匯豐銀行介入東隆五金重整的做法,不是要鴻海放棄主導權,就是要讓銀行團有認股權益,否則撐起了奇美電,銀行團卻祇有壞處,沒有好處,銀行的股東成了冤大頭。
曾幾何時,企業還流行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尤其是鴻海,祇要被點名鴻海要入股,股價就會應聲大漲;如今,即使有兩位富爸爸撐著,奇美電還是落得爹不疼、娘不愛的下場,台灣產業的窘境,絕不是祇靠銀行資金就可以解決,當政者若不正視結構問題,恐怕奇美電不會是單一個案而已,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奇美電何時會冒出來!

星期四, 2月 09, 2012

一次讀懂歐債危機:時事篇


一次讀懂歐債危機:時事篇
 
(整理‧撰文‧編輯 / 劉揚銘,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2年2月號)
 
從金融海嘯到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出了哪些問題?

      發生歐債危機的各國將要縮衣節食,償還債務,刪減政府開支,而台灣產業以外銷為主,當海外需求降低,訂單自然減少,或許更多人得放無薪假。然而,歐債危機最終根源在全球貿易失衡。除了赤字國的不知節制,出口國過度依賴赤字國消費,也是造成災難的間接推手。
歐債危機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12月,希臘因欠下鉅額公債,導致債信被信評公司降級,不得不向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申請紓困。當時,多數人以為這是單一國家的問題,想不到,2010年中,愛爾蘭與葡萄牙同樣被降評;2011年,義大利與西班牙也出現類似狀況。全球各國這才驚覺,這是一場連鎖危機。
這5國總計欠下超過8兆美元的債務,等於全球資金總額的15%。當初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引發金融海嘯時,其總資產也只有6390億美元,歐豬五國的債務總額,已達到雷曼的12倍。若這次再無法解決問題,將重創全球經濟。
原本在歐元區有「穩定與成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簡稱SGP公約),規定各國政府的年度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政府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但現今,歐豬五國的赤字幾乎都超過GDP的10%(其中希臘更高達15.4%),義大利與希臘的債務更高達GDP的120%左右──這兩國人民一整年所賺的錢,拿來還債都不夠。
 歐債近因:金融海嘯,讓政府支出提高
為什麼它們會欠下如此大規模的債務?
台大財金系教授沈中華表示,歐債問題的直接起因,源自2008年的美國金融海嘯。為了因應海嘯帶來的衝擊,各國政府無不提高紓困金、失業補助,加強政府支出以提振景氣,這也讓歐盟決定暫時不嚴格執行SGP公約,造成各國債務飆高。從統計數據也能看到,2009年歐洲各國的政府赤字都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左右。而《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研究了過去百年來的資料發現,金融危機發生後,三年內政府債務平均會增加86%。
而且,一旦政府祭出寬鬆的財政政策,就很難再回復緊縮,往往讓債務愈欠愈多。沈中華說明,在民主國家,政府都希望討好選民,例如台灣也在金融海嘯時發放消費券、對失業者補助1萬8000元、民眾買車可補助3萬元等。然而,這些都是政府花納稅人的錢,而接受補助的部門度過不景氣後,也不見把錢還給政府,好比汽車業去年業績不錯,卻也不用多繳稅。「各國政府變成送錢,不是借錢給產業度過難關,」沈中華說,政府救產業,應該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提供利率很低的援助、甚至拿一點股權,但要有借有還,不能只是平白送錢。
歐債遠因:各國競爭力不同,匯率卻綁死
除了金融海嘯讓政府支出雪上加霜,歐債問題還有一個結構性的因素:歐元區內各國經濟狀況不同,卻採用歐元的統一匯率與利率,體質弱的國家無法以貶值促進出口,也無法降息來刺激投資,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舉例來說,歐元區內的德國已是出口大國,勞工薪資又便宜,因而能不斷地吸引投資(1997~2008年,德國每年薪資約成長2%,歐元區平均是2.9%,希臘高達6.4%,企業當然會往德國去);經濟體質較差的西班牙、希臘等國,若能以貶值來提升出口競爭力,或許能改善現狀,現在卻被綁死在歐元架構下,政府唯一刺激經濟的武器,只剩下擴大政府支出、採用各種補助政策。而德國出口貿易所賺來的錢,又拿來購買各國公債(等於是借錢給各國),造成歐債問題的惡性循環。
歐豬各國,各有不同的內部問題
當然,歐豬五國會有今天,也都有自己內部的問題。例如《自食惡果》的作者麥可‧路易士就稱希臘人「對政府支出的管控荒腔走板,每個人都不惜以公益為代價,追求私利。」過去12年內,希臘公務員的薪資增加了一倍(還沒算他們所收的賄賂),公務員薪資大約是民間企業的三倍。希臘國營鐵路一年獲利1億歐元,但薪資支出卻高達4億歐元,還要加上3億歐元的其他費用。希臘財政部長曾抱怨:「出錢讓所有火車旅客搭計程車,都比維持一個鐵路公司便宜!」
此外,由於教師福利好,希臘平均每個學生聘請的老師人數,是芬蘭的4倍。然而芬蘭是歐洲教育水準最高的國家,希臘卻吊車尾,送小孩去公立學校的家長,還得再請家教,才能確定小孩真的學得到東西。
不只政府支出浮濫,希臘政府連歲收都有問題,全國人民包括議員都習慣性逃稅,因為法院平均15年才能針對逃稅案做出判決。希臘國會沒有預算委員會、甚至政府也沒有類似主計處的獨立統計機構,當初加入歐元區時,就已做假帳來符合進入規定。
除了惡棍希臘之外,愛爾蘭、西班牙與葡萄牙主要的問題,是2000年以後,國內資金浮濫因而出現房地產泡沫。泡沫破滅後,貸款買房的人還不出房貸、營建公司向銀行倒債,出現了類似美國次貸風暴、金融海嘯的症狀。
既然歐債危機的直接起因是2008美國金融海嘯,而歐洲內部也在相同的時間點發生類似的問題,那麼,我們應該追溯金融海嘯的成因,才能發現歐債問題的病灶。

追根究柢,是什麼造成金融海嘯?
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金融斷層線》中,歸納了引發金融海嘯的幾大因素。
第一,美國財富分配愈來愈集中在頂層,2007年,所得最高的1%家庭擁有23.5%的總財富(1976年只有8.9%),而且高收入階層(例如經理人)比收入位於全國平均值的階層(例如勞工、事務助理)薪資成長更快,讓中產階級每天都感受到薪資原地踏步的痛。
這樣的政治壓力下,美國政府不是設法提高中低階層的所得,反而以讓他們多消費的方式來安撫,政府放寬信用條件、增加對家庭的放款,讓更多中低收入者也能買得起房子,你不必有信用紀錄,只要有在繳租金、水電費,就可以房價全額貸款、不需要自備款(至於帳單以後再說),這種「讓他們偶爾來趟異國旅遊,就不會在意薪水文風不動」的政策,推動了房地產泡沫。
第二個促成金融海嘯的因素,則是金融業貪婪的利潤動機。美國自2000網路泡沫破滅後,持續推動寬鬆信用政策、維持低利率,錢存在銀行無法獲得高利潤,於是資金開始流向房屋、股票、債券,推動這些資產價格的上漲。
金融業競爭愈趨激烈,而政府又承諾會維持低利率一段時間,無異於表明不會刺破房產價格泡沫,於是金融業開始瘋狂追求利潤、而甘心冒著泡沫破裂的風險,大量持有次級房貸抵押證券、信用違約交換(CDS)等金融商品(這段故事可參考P.111《大債時代》書介),甚至借入資金成本極高的短期債務,來炒作這些商品。最後,終於在中低收入者「繳不出帳單」時,泡沫破裂,讓金融機構欠下大筆債務甚至倒閉,只能等待政府救援。

出口導向經濟,也是災難間接兇手
《自食惡果》提到,2002~2007年,全世界充滿了浮濫的資金,信貸氾濫成災,等於告訴大家「過去你負擔不起,但現在燈光已經熄滅,你想幹嘛都沒人會管你!」許多國家因此有了盡情享樂和放縱的機會,於是美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都出現了類似的房地產泡沫。
不過,若把全球金融想像成一個大銀行,美國、愛爾蘭這些客戶之所以能借錢炒房,還要在海嘯之後借錢(發公債)來紓困銀行、提高政府支出,最後引發歐債危機,背後又是哪些客戶在努力存款,讓他們有錢可貸?
這個問題便指向引發金融海嘯的第三個因素:出口導向的經濟體。《金融斷層線》指出,經濟體系裡如果都是講求節約生活的人,就不可能繁榮,因為沒人花錢,就不會有人賺得了錢。近年來,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家的花費已超過他們賺取的收入,因此只能舉債以弭平落差。而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德國、日本,以及台灣、南韓等國卻恰好相反。
美國、西班牙、英國等以政策鼓勵負債消費,在不景氣時,更被出口國視為救贖之道。我們依賴其他國家擴增消費來促進經濟成長,外銷產品、賺取外匯後,又用外匯存底買進美國(與其他國家)公債,等於再借錢給這些赤字國消費。然而這種不均衡的發展不可能長久持續,當赤字國少了房價高漲、紙上財富的支撐後,無力再擴增需求,就爆發家庭與政府的債務危機,而出口國也因此陷入不景氣。

繞了世界一大圈,我們才發現,每天拚外銷訂單的我們,竟也是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間接推手之一,我們也即將承擔歐債危機的部分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