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4, 2011

Bloomberg:模仿新加坡失敗 台灣工作被中國吸走


台灣過去 30 年曾靠製造業締造成功,隨時間演進有芭比娃娃 (1960年代)、電腦和宏達電 (2498-TW) 手機等。但政府放寬投資、提升金融、運輸與旅遊的步調緩慢,不但阻礙了新就業機會的創造,也扼殺所得成長。
兩岸關係好轉促使台廠轉向低成本的中國,台灣在地卻沒發展出新的成長產業,被新加坡和香港拋在後面。反對黨遂批評,馬政府在經濟上傾中已傷害勞工。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瞿宛文就認為,台灣做得太少又太晚,服務業就因開放太遲,以致競爭力受限。
2009 年全球衰退後的出口反彈,若干程度遮掩了這些風險。台灣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和筆電代工基地,海外收益佔經濟比重達 75%。
宏達電和鴻海 (2317-TW) 等電子產品業者,享有中國低成本與市場接近等好處,反觀統一 (1216-TW) 等內需型產業,則為營收成長緩慢所困擾。
根據經濟部投審委員會資料,台灣自從 1991 年解除中國大陸投資限制,已批准 38685 項計畫,估計為中國創造至少 770 萬工作。光是富士康在中國員工就超過 100 萬人;對照之下,截至 5 月,台灣從事製造業者約 290 萬人。
台灣失業率為 4.4%,不到美國的一半,但與競爭國相比不利;比新加坡高 1 倍,亦不如香港和南韓,這些國家和台灣同樣被 IMF 歸類為新工業化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
與 30 年前的低點相比,台灣失業率增加數倍,而 2010 年通膨調整後的所得,還低於 2001 年。
曾任英國財政部中國顧問、Capital Economics 經濟學家 Mark Williams 分析:「這不是景氣循環問題,而是結構問題。台灣許多大型雇主都遷到海峽對岸,在地卻沒有創造足以抵銷的新工作出來。」
製造業佔經濟比重下滑,不止台灣,新加坡和香港也是一樣。但新加坡吸引了化學與生技投資,還興建兩座賭場來刺激成長,香港則引入中國大型企業掛牌上市。
學者認為,台灣政府需加速經濟轉型,從低附加價值的製造業提升至高價值服務業。台灣另一個競爭障礙,是比香港、新加坡加相對缺乏英語能力。國際企業要設亞洲分部,台灣較不具有優先性。
知名投資人 Jim Rogers (羅傑斯) 坦言,他對台灣的主要關切在於,世界已完全改變,其心態卻沒跟著轉變。他補充,已有「一陣子」沒投資台灣。
他說,其它亞洲國家如新加坡,已開放很多,台灣雖正在變動,但礙於歷史因素,經濟開放的速度還是不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