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4, 2010

經濟成長的假象 台灣接單大陸製造  台灣人民感受不到   所以就。。。。。

社論:高普考 現代新科舉 更新日期:2010/09/24 00:17 社論
中秋節前,高普考放榜,約9萬人的實際到考總數裡,只有3千3百人能如願以償。換言之,1百個考場考生,不到4個人可以圓夢。


高普考愈來愈激烈不是新聞,但公職人員已經奇貨可居到什麼程度?考選部資料顯示,只需高中職資格的普考,此次竟有5名博士考取,其「高資低考」情形恐怕日後將更加劇。

還有,錄取考生最長者57歲,最年輕是20歲,年齡差距超過兩個世代,更說明了高普考已經是「全民運動」。念大學不希罕、高學歷無用、一技之長也派不上用場,愈來愈多人相信,高普考才是幸福人生的保證。

高普考曾經被視為現代新科舉,但這句話已經變得顛撲不破。重點倒不是考試本身,而是古代科舉或現代新科舉之所以被視為值得一搏的「人生戰役」,乃是反映了社會流動性的缺乏,故或求翻身,或求安穩,只能孤注一擲。

農業社會受限於身分等級,世代地位又源於世襲,根本沒有社會流動可言。因此寒窗苦讀,冀求一舉中的,遂成布衣子弟尋求階級翻身的僅存希望。所謂耕讀生活,實際上是浪漫神話,為了爭取極度稀少的科舉資源,耕讀分離才是常態。

那麼作為現代科舉的高普考,其競爭之激烈,簡直是把台灣推回了農業時代。多少人「不耕、不做、四大皆空」,所有一切的準備就是為了考試?多少學生進了大學,寧可在學校蹺課,但卻是乖乖地到補習班報到?多少圖書館,裡頭的藏書沒幾個人借,但使用者竟是帶考試用書在那兒苦讀,把圖書館當K書中心?

高普考哪來的魅力,讓全國老少痴狂?在3、40年前,軍公教還是待遇低、沒發展性的代名詞,而今怎麼完全顛倒過來?

說穿了,不是大家愛當公務員,不是大家喜歡為人民服務,而是台灣愈來愈讓人看不到社會流動的希望。高學歷,沒太大用處;工作長期過勞,但薪水卻動也不動;要繁衍子嗣,現在竟然是事業有成者才敢想的特權……。種種後天的努力與付出,幾乎沒有任何對等回報;環顧四周,除了高普考之外,還有哪個職業能夠給妳一個穩定的體面日子可過?

高普考拚破頭,不過是鐵達尼號下沈時,大家搶搭的救生艇罷了。當學歷不分高低,世代不分老少,都搶著要搭高普考這艘救生艇時,等於台灣社會流動之窗被貼上了封條。

兩篇文章的對照....有人吃飽沒事做嗎?????

挺國光 化工學者嗆李遠哲活在象牙塔



國光石化環評即將定案,國內大學院校55個化工相關科系教授佔一半成員的台灣化學工程學會,今天站出來力挺國光石化,針對中研院長李遠哲率院士和環保人士反對國光石化,包括、台大、交大、成大等化工科系主任、教授,認為李遠哲講的話不見得都對,不能活在象牙塔只講個人理想。學者強調台灣沒有化工產業就沒有鴻海、台積電等電子業、面板業,就沒有經濟發展,為了真理,化工學者願意挑戰李遠哲,進行理性辯論。(戴瑞芬報導)











交大應化教授張豐志認為,李遠哲根本活在象牙塔,如果他反對石化污染,那麼開車是石化污染最嚴重,李遠哲難道就不要開車嗎?大家都可以回到四、五十年前只騎腳踏車的生活品質嗎?他認為李遠哲這批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










『李遠哲雖然是讀化學但他是象牙塔的人,根本不知道化學,把化學想得太簡單了,沒有跟經濟合在一起。你看這些李遠哲找出來這批反對的人,差不多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










成大化工系系主任陳進成強調,李遠哲講的話不見得都對,何況李遠哲專長是分子動力學,但他不是經濟學者、環保專家,不能只講個人理想。










包括台成清交等國內55個化工科系教授佔一半成員的台灣化學工程學會,正式聲明力挺國光石化等新世代石化產業,化工學會理事長陳顯彰更強調,沒有化工,就沒有鴻海、台積電等電子業、面板業,台灣就沒有經濟發展,因此化工專業學者願意挑戰李遠哲進行理性辯論。


李敖兒子:台灣學生不是我的對手

九月初的北京,大學陸續開學,一如往常,學生騎著腳踏車穿梭的畫面;夾雜在人來人往的腳踏車陣裡,多了一個引起兩岸共同關注的臉孔:知名作家李敖的兒子李勘。







他是今年北大的新鮮人。






他為什麼來念北大?他如何考上北大?不僅在台灣引起討論,李勘在北大校園的活動,身旁也多了一雙雙好奇的眼光;除了是因為他的父親在中國的高知名度,也是因為他代表的是台灣第一批直接憑學測成績免試申請中國一流大學的學生。






以往,想擠進北大、清華等名校,必須參加港澳直考,特別準備跟台灣不同的中國教材應考,難度頗高也無法反映真正實力。但今年開始,你只要高中畢業,參與台灣的學測,憑著頂標的學測成績,就能選填中國一百二十三所大學。






李勘騎著腳踏車在北大校園中,對於未來北大校園新生活充滿希望,他說:「台灣學生太混了,我不把他們當對手,這裡才有最優秀、最認真的學生!」接著談北大,李勘說,這裡還有世界一流的教師,有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講師要講一門「一八七○之後的世界歷史」,還有專門的俄國老師教俄國文學課。






決定報考北大經濟系的時候,攸關中國學歷承認的《陸生三法》還在等立法院審查,李勘為何敢放棄台大讀北大?他說:「北大就是北大,哪需要台灣來承認!」他看中了中國新一代的競爭力,期待能跟他們一較高下,更期待能在世界一流的學校中學習。






這是兩岸六十多年來的第一次!除了李勘,還有四十多位台生參加這次的免試申請中國一流名校。台灣高中生的選擇變多了,但要擠進中國一流院校的窄門,並不輕鬆,最基本的條件是,要在台灣考贏八八%的考生,以今年的成績,就是學測必須到達六十級分。






這些台生同時出現在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園,和一群從中國九百多萬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的新生,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一流的學校、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出路,這些想像空間和中國日益強大的現實,成為這些學生興起提早卡位的念頭,甚至連家長也不例外。一位本身就從事教育工作的大學教授,甚至想「陷害」自己的孩子去上海讀書,他的想法很簡單:「不管你喜歡它(大陸)、討厭它(大陸),你都一定要認識它!」



【 延伸閱讀 】



■ 兩岸大學搶人才 家長:笨蛋才選台 大





■中國這樣想》陳文 茜:釣 魚台是台灣的,所以釣 魚台是中國的





■凡那 比颱 風/李鴻 源:緊急!高屏溪有上千個土 石 流警戒區





■現代丐幫》統領3千人拾荒 堆起營收60億垃圾王國 





■看不見的5%/你不相信的事,發生機率不斷提高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