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1, 2011

趙蘭坤 連戰家族通往巨富之路的推手-----當家40年 長期投資股票與房地產

前副總統連戰母親趙蘭坤,四月十七日晚間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一百零三歲。


出身遼寧瀋陽名門世家的趙蘭坤,不靠經商買賣,她以過人的眼光,拿連家苗栗三甲多土地當老本,投入房地產與股票,一步步為連家累積出超過百億資產,也讓人見識到她神準的投資智慧。

一位跨世紀的北方女性,趙蘭坤,生於民國前二年,曾在基督教會學校、奉天坤光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因為成績優異被推薦到燕京大學,十八歲離開瀋陽,趙蘭坤就此再也沒回去過家鄉。



離開瀋陽轉往北京讀書,一九三四年七月,趙蘭坤在河北省認識了前副總統連戰的父親連震東,一九三六年生下連戰,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趙蘭坤帶著連戰隨連震東回到台灣。在台灣,她發揮了精準的投資眼光與智慧,讓幾乎已無半分祖產的連家,在短短四十年間,在台灣富甲一方。



連家世居台南府寧南坊馬兵營,在日本統治台灣時,連家祖產全都被日本人侵占。台灣光復後,連家只得舉家北遷,趙蘭坤以過人眼光與靈活的理財手腕,把連家在苗栗看來投資報酬率相當低的土地賣了套換現金,投入營建、房地產與金融業,歷經數十載,重新創造出連家的「經濟奇蹟」。



連家的財富累積,是從連家第八代連震東開始。連戰的祖父連橫一生醉心歷史文學,臨終前曾對連震東留下「余無長物留汝」的話,意即自己沒留下什麼東西給連家子孫,但如今連戰夫婦任公職申報的財產已高達三十億元,如果加上其他投資公司與基金會的資金,咸信連戰家族的總資產至少達兩百億元以上。



連震東活躍於官場,趙蘭坤理所當然成為他背後那持家理財的能手。連戰曾透露,他們家的理財方式是「無為而治」,即「買進之後長期持有」,不論股票或房地產都很少買賣,長期投資的平均收益率可以達到每年兩成以上,這樣的財富累積,翻轉速度每五或十年,就會呈倍數成長。



燕京大學社會系畢業,還當過教師的趙蘭坤,憑她聰明的頭腦,學會兩項重要理財概念,「持有優質地段物業出租」、「持有銀行股收息」,賣掉連家僅存的兩小塊田地,加上自己的積蓄,她決定投資北企銀(已併入永豐金控)與彰銀,幾十年下來,連家除坐擁台北精華地段土地外,也成為北企銀大股東之一。



趙蘭坤不同於其他在股市中頻繁進出的短期投資客,她不僅早年就懂得投資股票賺錢的概念,且懂得長期持有,達到累積財富的效果,她更有精準眼光,可以看出金融股配股能力強勁。



理財有術一:獵地精準買眾多精華地段 總市值逾一百億



連家光是房地產粗估市值就超過一百億元,包括台北市南京西路房子、中山北路五段的房地產、天母東路的房地產、大安區的房地產及桃園鴻禧山莊,以及新購入的兩戶帝寶,市值即高達二十四億元。但這並未計入連戰子女與投資公司名下的房地產。



連家返台之初落腳南京西路的房屋,是向台北市政府依法承租的,之後才購入一間新的平房,但是因為儲蓄不足,趙蘭坤向彰化銀行申請貸款,並將新的平房出租,以租金分期償還貸款本息。在貸款還清之後,賣掉苗栗兩筆三甲沒有發展潛力的田地,向彰化銀行再次貸款,在台北市南京西路買下一塊土地,與友人黃烈火合建,各持一半。



連家分得的一半,隨即租給黃烈火經營的味全公司,不久之後,再向黃烈火買下另一半土地的產權,改租給當時的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陳逢源與連震東是台南同鄉,兩人都是當地望族,也是早年在《民生報》的同事。



據了解,連震東夫婦會將房屋租給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並一腳踏入金融界,是有其原因。因早期台灣社會金融保險業沒有開放,要開放給誰經營,全憑綿密的黨政關係、人脈、派系關係,政府握有極大權力,連家能夠參與金融業的投資,除了趙蘭坤獨到的眼光之外,連震東本身的黨政力量,亦不容小覷。


連震東與陳逢源曾經合夥經營「台灣土地株式會社」,但經營失敗,在會社結束之後,連震東分到台北市中山北路上一筆一甲多的土地,在政府接收後,他把所得全數投資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陳逢源看上連震東的黨政關係,也樂於接受他成為股東,趙蘭坤也成為台北區中小企業銀行的董監事。




之後,包括連戰及連方瑀,也先後擔任過北企銀的董事,連家擁有北企銀股票的數量驚人,約有兩萬張。



趙蘭坤第二塊看中的,是在中山北路五段的一塊土地,並蓋了一棟平房,後來改建為永勝大樓,成為連家主要租金來源。當年此處地處偏僻,被連震東與趙蘭坤夫婦視為養老之用,沒想到今日的中山北路五段,會變得如此繁華。



天母東路的房產,是趙蘭坤在一九六九年以連惠心的名義買地自建,當時台北到處都是農田,地價並不高,主要建屋是供連戰、連方瑀夫婦居住,選擇此處是連戰要求靠近父母住所,據說,當年趙蘭坤還很得意地跟方瑀形容,那房子堅固得「可以住上三百年」。



一九七五年,連戰外派薩爾瓦多大使,天母東路房屋閒置著,趙蘭坤將其整理後出租。沒想到隔年底連戰就返回台灣。那時候,連戰夫婦已經有了連惠心、連勝文與連勝武三個孩子,他們希望孩子念復興小學,就直接向國泰建設公司買下一品大廈預售屋。一九七八年遷入,居住至今,後來因一品大廈準備都更,於是又購進帝寶,但一品大廈都更案未成,連戰夫婦繼續住在這裡,目前連勝文夫婦已遷入帝寶居住...(

用50萬元賺進3億元的人生奇蹟

陳濟安,一位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卻有著最戲劇化的人生轉折。29歲時,他罹患淋巴癌第三期,歷經36次化療,奇蹟似地在生死的拔河賽中,贏了死神!


病癒後,他得到高人指點,以「農夫投資術」,每年深耕一檔股票,創造出50萬變3億元的財富奇蹟!而最令人驚嘆的是,15年來,他透過有策略...

走在路上,你可能不會對擦身而過的陳濟安(化名)多加注意,中等身材、戴眼鏡的他,看來就是一般的上班族。但聽完他的故事,你會發現,「傳奇」兩字用在他身上,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今年五十歲的陳濟安,二十九歲時罹患癌症,他是從閻羅王手上搶回一條命的抗癌鬥士。抗癌成功後,他利用「農夫精神操作法」,成了以五十萬元賺進三億元身家的股市大戶;但鮮為人知的是,十五年來,他一共認養六十二名孩子,是一位默默行善的慈善家。



好景不常,從家境優渥到一夕負債



為了貫徹他「為善不欲人知」的信念,並顧及受捐助孩子們的感受,陳濟安破例受訪,但前提是身分不曝光。



陳濟安出生在新北市的一個小鎮。在成長的六、七○年代,正值十大建設、經濟蓬勃發展,原本開小水電行的父親事業平步青雲,最後還成立專包房地產新建案的水電工程公司。當時手上建案滿檔,家中經濟寬裕,陳濟安還念了學費昂貴的私立中學,過著小王子一般的生活。



好景不常,在陳濟安上初中時,父親意外被倒了一大筆帳,一夕間負債上千萬元,如同天文數字般的負債,讓家中生活頓時從天堂掉進地獄,過著每天醒來,就是看到無數債主上門討債的日子。儘管這段往事已經過了三十幾年,但只要一提起,陳濟安眼眶依舊泛紅。



所幸,有姑姑及時伸出援手,陳濟安得以在私立學校完成課業。畢竟,家中仍舊有龐大的負債,所以,陳濟安上高中後,就開始半工半讀,寒暑假在火車上賣便當與零食。接受採訪時,陳濟安還可以琅琅上口當時叫賣的絕活「菸、魷魚、牛肉乾、蠶豆、豆乾、牛奶糖,趕快來買喔!(台語)」,賣完便當後再趕去工地當水泥工。能夠想得到的賺錢方式,他都做過,不放過賺取生活費的機會。所以,儘管有能力上國立大學的他,當時因為經濟因素,選讀有建教合作,可拿獎學金的理工學院。



這筆負債還了十多年,一直到陳濟安結婚前才還完,這一段經歷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並許下「我以後絕對不要過負債的生活」的願望。「我要娶我老婆之前,還叫她剪掉岳父給她的信用卡副卡,不然我多沒面子啊!」陳濟安笑說。



其實,陳濟安很擔心,從小過著如同千金小姐生活般的太太,如果花錢沒節制、還不起卡債時怎麼辦?但是,婚後為了給老婆每個月至少買一套新衣服,還有希望家中盡快有儲蓄,任職電子公司的他,每天下了班還去補習班教電腦,多賺取一個月約一萬五的講師費;而且,他連一個字五毛錢的稿費都要賺,逮到機會便投稿。就這樣,當時底薪才三萬元的小工程師,一個月收入可拚達五萬元。



在小夫妻勤懇打拚的日子裡,幸運之神眷顧他,很快來了一筆意外之財!一天,下班後的陳濟安途經一座橋頭,好心買了一位阿婆賣剩下的八張愛國獎券,回家後發現八張都是同一個號碼,根本沒指望會中獎。沒想到,隔天陳濟安老婆一通電話打到公司,緊急告知「出事啦」,要他立刻回家!他回去後才明白「原來,中了二獎!一張五十萬元,八張就是四百萬元!」扣完稅,實領了三六○萬元!這對民國八十年左右,全球經濟陷入石油危機的時期來說,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字。



跌至谷底,中大獎後就發現罹癌



中了大獎的隔年,陳濟安常常覺得肚子不對勁,但想要拚命多賺一點錢,也就不在意肚子痛的問題。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受不了而上醫院檢查,竟然發現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第三期!當時他才二十九歲,這天起,人生從雲端跌落深淵,他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沒想到,幸運之神眷顧了陳濟安的同時,死神也找上了他。


「那時候萬念俱灰,好想出去找一輛賓士車、一頭撞死,至少家人還有高額保險費可以拿!」陳濟安現在想來,眉頭依舊糾結。他說,生病時一個月開銷近十萬元,薪水卻只有三、四萬元,入不敷出的日子,要怎麼過?愛國獎券中獎的錢,多少發揮了救命作用,但在生重病的那三年期間,也全部消耗殆盡。而在一次次戰勝死神的過程中,躺在病床上,最讓陳濟安掛念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一雙不到五歲的年幼子女。拖著病體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搶時間賺錢」,才能夠讓兒女不再如同他童年一般,辛苦過日子。




因此,看到投資股市幾乎成了全民運動的陳濟安,本來沒有理財觀念的他,決心投入股市,找尋賺錢機會。



在一次次回院做化療的住院期間,他苦讀了二十多本股票書籍,大多是以技術分析為主,並趁著病情穩定的靜養期上號子看盤,增進對股票的了解。對這名股市新手而言,股票漲跌間的紅紅綠綠,依舊充斥著太多問號。



「每天我都學書上那套來分析股價走勢,什麼KD值、RSI都看,但怎麼股價都不照我想像的在走!問別人,人家才告訴我那是高、低檔指標鈍化的現象!」陳濟安苦笑說,他真的完全不懂什麼是鈍化,只好拜託營業員教教他,誰知道營業員沒好氣回他:「如果我知道,我就不會在這裡當營業員啦!」



苦尋不著門道的陳濟安,硬著頭皮再請營業員推薦號子裡最會賺錢的「大戶」,只見他隨手比向一位隱沒在人群中的老伯伯。



這位當時七十多歲的老伯,原來是一位身價上億元的退休公務員。在陳濟安多次買點心、飲料噓寒問暖之後,老伯終於丟了一句話給他:「像農夫一樣就好」。



「像農夫一樣?是要先去種田嗎?」老伯說:「不是啦,傻小子。農夫不都是依照四季時節去播種、收成嗎?按著這個道理去做股票就對了!」原來,老伯正在傾囊相授縱橫股海多年的「一精神、三要點」心法。這位不起眼的老伯,竟是陳濟安日後的一盞股海明燈。老伯提點的簡單原則,不但讓他得以啟航,也指引他找到豐饒的獲利漁場。



而老伯口中的「一精神」,指的是「農夫精神操作法」,依照農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節奏,來布局股票投資。



陳濟安進一步解釋,所謂的「農夫精神操作法」,就是在前一年的第四季,也就是冬天,開始研究並挑選股票,等到第二年的第一季下單,接著春、夏兩季股票都放著不動,等到秋天,也就是第三季,再找適合的點賣出、獲利了結。



至於老伯所謂的「三要點」,則是運用在選股上的心法。首先看產業趨勢,找出正在崛起的明星產業;二是找出明星產業中的龍頭股;第三,挑選出明星產業中龍頭公司的基本面、本益比,找出相對便宜的個股來投資。所謂相對便宜的股票,「通常會以本益比十倍為基準。」陳濟安說。



第一桶金,五十萬會錢買台積電賺二倍



「簡單來說,如果這家公司夠大、是正派經營,所處的產業又正要開始成長,而且本益比低於十倍,現金殖利率還比定存利率高,那就是一檔好股票!」陳濟安補充,如果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那就會買在高點,所以一定要密切注意產業趨勢,才能在股價才剛要起漲時就切入。



但買點實在難判斷,老伯因此提醒陳濟安:「不要期待一定可以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只要價格算起來合理,你就買下來放著等!」有了老伯這套錦囊妙計,陳濟安如同漢朝張良獲得黃石老人的《黃石公書》一般,選股功力大增。但實戰成果如何?


一九九六年底,做了許久功課的陳濟安,把妻子標會得來、原本打算拿去還房貸的五十萬元當作本金,一古腦兒買進台積電。




「那時台積電買在五十元,以五十萬元買了十張,隔年過完年就漲了五○%。我太太一直叫我賣,還好我堅持農夫精神操作法,等到第三季才收割,最後賣在一五○元,一口氣賺了兩倍!」陳濟安說,第一檔股票之所以選台積電,是因為半導體產業正在崛起,而當時股價每股五十元的台積電可配息四到五元,本益比差不多十倍,殖利率也比當時四%的銀行定存利率高,完全符合老伯傳授的「三要點」。



三十五歲、第一次買股票就賺了一百萬元,這是陳濟安在股市中賺到的第一桶金。儘管成果不錯,但當初為何敢把僅有的五十萬元資金全押在股市,而且還只有一檔股票?陳濟安笑說,當時因為重病纏身,真的有點「豁出去」的「憨膽」。其實,老伯曾叮囑陳濟安,買股票最好拿閒錢,不可拿急用。



雖然初登場拿的是救命錢,但接下來,陳濟安買賣股票十多年來,總是謹守老伯交代的箴言:「股票交易不宜炒短線,最好是像放定存一樣長線投資!」



康復之後,本來是課長的他,很快一路晉升,年薪破百萬元,才四十多歲就當上總經理。



開始投資股票的前幾年,陳濟安會把從股市賺來的資金,再全部投入股市,而且一年只買一檔,通常一抱就是三季。「我一年只買進一次、賣出一次,營業員都抱怨一年只能賺我兩次手續費!」為什麼只押一檔股票?「好股票一檔就夠了,不用多!」陳濟安笑說。



資產分散,將股票資金轉至定存與地產



此外,他買賣股票,大約都利用一周的時間進貨、出貨,「這樣才不會對個股股價帶來影響!」這樣的進出模式,他到現在都還這麼操作著。



不過,只押一檔股票的原則,在一九九八年底打破了。由於當時投入的資金部位高達二千萬元,又只看好光碟片產業,因此當年度陳濟安把資金一拆為二,各投入一半買進中環與錸德。



「錢那麼多,再只集中一家,如果出事就完蛋了。講白一點,就是如果一家失火了,那還有另外一家撐住,而且會有轉單效應,股價會更好!」這樣的風險意識,來自於他服務的公司曾經慘遭祝融肆虐,營運出現青黃不接,這才讓陳濟安在股票投資上,有了分散風險的概念,盡量不要再「押孤支」,獨押一檔股票。



可惜,他並未堅持當初的規畫。二○○○年,他判斷DRAM產業大好,準備海撈一票,所以賣掉中環、錸德股票,獲得的八千萬元資金,以每股三十多元的價位,全押在茂矽一檔股票上。買進後,茂矽果不負期待,股價一路漲到九十多元。儘管股價漲了三倍,但他認為,依照「農夫操作法」的賣點還未到,就想把股票放到第三季再來賣就好。



沒想到,等到第三季準備收割時,茂矽股價已經從九十多元跌回到三十多元,陳濟安不但沒賺到錢,還倒賠手續費!這也是陳濟安投資股票以來,最接近失敗的一次。



「我當時賭阿扁上任、五二○之後盤勢會再拉上來,誰知道股價一路走跌,差點跌死!」陳濟安說自己是貪念來了,居然把資產百分百押在單一個股,而且金額高達八千萬元!雖然那次只賠掉手續費,但差點沒嚇死的陳濟安,重新審視整體的資產配置,並把資產拆成三等份:兩千萬元購置房產、三千萬元投入當時有五%至六%利率的銀行定存,另外三千萬元再投回股市。


陳濟安坦承,在陳水扁主政八年期間,他在股市的獲利不如預期。但採行上述「農夫精神與三要點」的投資心法,他儘管每年只押一、兩檔,至少會有三○%的年報酬率。




獨鍾科技,看好本夢比轉為本益比潛力



投資股市迄今從未失敗過的陳濟安,曾經投資做LED照明的「東貝」,讓他的年報酬率創下高達四.八倍驚人紀錄。東貝在○八年底、金融海嘯期間,股價一度跌破票面,○九年元月重新站回十元後,陳濟安隨即進場買進一千張東貝股票,直到○九年底才在五十八元的高點出清,獲利四千八百萬元!



從這檔股票的選擇,也見識到他對產業趨勢的洞察力。「一般人看到跌破票面都會縮手,但兩年前我就覺得LED是產業趨勢,因為面板的背光開始從CCFL(冷陰極管)轉到LED,不僅會降低耗電量,也可以延長產品的壽命,照明必然走這條路啊,所以LED穩賺的!再加上我判斷東貝隔年產能會再拉升,所以重回票面後就趕快去撿啊!果然很準吧!」陳濟安得意地說。



到底陳濟安是如何做功課,才能這麼神?道理很簡單,如同農夫一樣,只要抓住節氣與氣候變化,並在變化出現時再觀盤就好。



所以,不用每天在盤中看盤,頂多每日收盤後上網看看收盤結果就好。而他真正做功課、選股的時機,是在每年第四季的「冬藏」時節。



例如去年底,他詳閱《今周刊》、《財訊》等雜誌,並綜合前三季的財報與全年觀察,發現未來兩個產業最夯,一個是觸控、一個則是太陽能。但他認為,觸控業的本益比已經太高,例如TPK宸鴻的本益比已達三十六倍,超過他設定的十倍甚多。



所以,陳濟安鎖定太陽能產業,但捨棄做電池模組組裝、毛利率較低的下游業者,獨鍾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矽業者。循此模式,他挑選出綠能、中美晶與達能三家生產多晶矽的龍頭企業。



爾後,進一步審視各家在產業中的定位,發現綠能是國內多晶矽產業的主導廠商,具有設備、產能上的相對優勢,而且本益比也才十倍左右。



於是在去年第四季,陳濟安進場買進六百張綠能股票,持股成本約八十四元。陳濟安看好太陽能產業的明、後年走勢,不排除在除權息前先跑一趟,明年再繼續重押綠能。



在股市中累積三億元身家的陳濟安,在朋友眼中已是「股神」等級,他也曾經把這套「農夫精神操作法」的長線投資法教給朋友,但許多人就是抱不住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