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9, 2011

索羅斯真的看破紅塵才“退隱江湖”?

索羅斯(又譯紹羅什)基金管理公司日前致信全體股東表示,該基金將不再為外部投資者理財,喬治·索羅斯將專注於家族投資和慈善事業,意味著有“金融大鱷”之稱的索羅斯將結束近40年的對沖基金經理人生涯。
信中說,“2000年以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實際上已作為一個家族機構在進行運作,當時喬治·索羅斯先生宣布對投資重點進行調整,量子基金將改名為量子捐贈基金。直到現在,我們一直可享受監管方面的豁免,這使得外部股東的利益可與家族投資者保持一致并繼續向量子基金投資。依照新的監管規定,這些豁免條款將不再適用,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必須完成轉型為家族機構的交易,雖然11年前它已開始這樣運作。”
索羅斯是真的看破紅塵“退隱江湖"了嗎?未必,我們來看看目前現在全球經濟狀況。
有分析指出“新規定令索羅斯公司旗下255億美元資產的活動一覽無遺,或許令索羅斯覺得受到掣肘,毅然洗手不干,繼2000年后再次宣布退休”。但也有分析說,新政不足以逼迫索羅斯“金盆洗手”,要么其中另有隱情,要么就是索羅斯處於隱匿資金行蹤的考慮,不得不做出壯士斷腕之舉。
曾索羅斯訪華時曾對馬云說,“我對投資中國比投資其他國家更感興趣,我特別對私人股權感興趣,中國總的前景很好,許多實業里面會發生很多兼并,而資本市場能賺大錢的機會就是來自兼并和資產重組”。
此語尚在耳畔,索羅斯的時代還沒有結束,他的下一站很可能就是———中國。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美國債務危機未決,加之新興國家泡沫嚴重,中東局勢不穩。索羅斯會在這種情況下放棄自己一生的夢想嗎?雖然索羅斯對外界宣稱,他已經看不清現在的世道變化,所以才令他持有大量現金。
但大家在想想,1992年索羅斯狙擊英鎊,1997年制造的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是一個亂世梟雄。每一次危機都是索羅斯夢寐以求的機會。現在,索羅斯對經濟中問題的認識幾乎無人能及。現在索羅斯居然說他看不清楚了!如果索羅斯真的看不清楚當前的形勢變化,那么全世界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看出來了。
現在世界最大的問題是:
1、世界各國的各種債務問題;
2、全世界范圍內的資產和信貸泡沫問題;
3、史無前例的熱錢流動問題;
4、各國匯率前所未有的波動;
5、史無前例的產能過剩問題;
世界經濟面臨如此多的問題,對金融大鱷索羅斯必將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所以索羅斯才會在1年前復出,并進駐香港。
為什么突然索羅斯會說要解散基金呢!同時說要退休了呢?我估計真正的原因如下:
1、索羅斯的攻擊計劃很快將要運行,當然這些運行的過程是絕密的。但美國新的監管規則卻可以讓索羅斯的計劃曝光。所以索羅斯必須要想辦法規避監管。所以索羅斯僅僅退還不到10億美元的資金,就搖身一變成為家族機構。這樣就可以躲避美國的監管;
2、索羅斯故意說自己要退休,因為索羅斯的存在讓各國政府高度關注。在開始實施攻擊以前索羅斯故意說退休。目的就是麻痹被攻擊的國家。實際上索羅斯退不退休都不妨礙索羅斯指揮布局,因為索羅斯基金現在繼續由索羅斯的兩個兒子掌管。
3、索羅斯故意說看不清楚形勢,同時故意顯示索羅斯基金持有大量現金。也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同時麻痹對手。讓大家以為索羅斯現在無所事事。索羅斯基金的資金實際隨時可以進入攻擊領域。當然,索羅斯的盟友在索羅斯的掩護下,也許早已布局完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索羅斯基金所謂的“解散”,實際是為了更好的攻擊。索羅斯急急忙忙的“解散” 基金,并宣稱將隱退,故意說看不清方向,并顯示索羅斯基金大量持有現金。索羅斯最擅長的就是提前洞察金融和經濟中的問題,這次說故意說看不清楚,很明顯索羅斯將會有大動作了。否者索羅斯用不著這樣釋放煙霧彈。索羅斯現在手中持有的大量現金,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攻擊的力量。
經濟刺激不僅不能解決經濟中累計的經濟問題,很快經濟刺激的副作用將顯現。不要幻想全球經濟復甦。再次經濟刺激也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債務危機的出現,讓各國無力再繼續靠赤字刺激經濟了。世界經濟必將跌入萬丈深淵。如此千年不遇的機會,索羅斯必定已經成竹在胸。也許索羅斯所謂的隱退,就是攻擊的開始。
(胡明軍 撰稿)

星期日, 7月 24, 2011

魏聖峰:國際食品股本益比勝蘋果

新興市場龐大的人口商機,只要能深入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賣漢堡的獲利表現絕對不輸其他高科技商品。這兩年國際食品大廠來自新興市場比重大幅成長,市場給予的本益比比蘋果還高,看好未來的獲利成長。
【文/魏聖峰】
不管景氣好不好,人總是需要天天吃和喝才能維持正常功能運作,尤其是過去十幾年新興市場經濟規模大幅成長,以及龐大的人口商機,建構出新興市場的人口經濟學理論,成為近兩年國際金融市場的顯學,只要企業的品牌能打入人口眾多的新興市場,且出現穩定的獲利成長規模,在金融市場就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目前全球新興國家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五七億人,其中核心的金磚五國總人口數就達到三○.八四億人,是已開發國家的三倍。光中國就有超過十四億的人口、印度有十一億人,印尼和巴西也都超過兩億人。當新興市場經濟體崛起之際,包括農產品、肉類和漁產等民生必須消費的糧食,都會隨著當地人均所得提升而上揚。尤其是各式各樣的餐廳家數大量成長,外食人口比重增加,所得提高後國際大品牌食品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選。
新興市場人口紅利
以中國為例,三年前中國爆發大規模的黑心奶粉事件,改變當地人的購買習慣,中國消費者寧願買價格昂貴的進口奶粉、麥片和咖啡等食品,也不願意再買中國廉價奶粉,讓國際食品大廠雀巢與聯合利華的各式商品,深入中國各大超商與大賣場。因為中國民眾的飲食習慣已經從原來的溫飽晉升為價值導向,且深信國際大品牌的食品出廠前品管把關較嚴格,有利身體健康。
如此龐大的人口商機養肥了國際一線食品業者,麥當勞、可口可樂、YUM集團、雀巢和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大廠,這幾年的獲利也沒有因為美國和歐元區經濟下滑,而衝擊到它們的獲利和股價,反而因為新興市場的崛起,讓他們的獲利出現另一波成長高峰,因此它們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新興市場比重拉高
蘋果公司最新公布的財報也顯示,上季蘋果公司還自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三八億美元,年增率達到六倍。看到來自中國營收成長遽增,蘋果公司可能藉由和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電訊服務商的合作,獨立開發符合中國手機通訊晶片的3G和4G系統,提高中國市場的銷售比重。中國市場對蘋果來說仍是待開發的市場,一旦蘋果提高中國市場營收比重,蘋果的業績還有大成長的空間。
就市場別觀察,旗下擁有肯德基、Pizza Hot、海茲客等品牌的YUM集團,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營收比重已經達到三八%,是所有國際食品大廠中,來自中國市場比重最高的市場,甚至比美國市場的三五%還高。由於YUM集團旗下還有墨西哥食物的TACO Bell品牌,該集團在拉丁美洲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估計YUM集團在所有新興市場的營收比重,應該超過五成。YUM今年五月份出價四五億元港幣要買下中國餐廳連鎖店小肥羊集團,這樁併購案還在中國政府的審核中,一旦中國政府批準併購案、YUM集團在中國的營收比重將攀升到四成以上。
可口可樂是最早打入中國飲料市場的外商企業,來自新興市場的營收比重將近貢獻可口可樂營收三成。根據可口可樂最新公布的第二季財報顯示,該公司中國飲料銷售成長二一%,拉丁美洲營收成長一三%,就連非洲和中歐等地的營收也有一五%的成長表現,北美市場僅成長四%。上季可口可樂因為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而小幅調降今年全年度的財務預測,或許在新興市場的營收成長力道強勁下,有機會回到原來的財測水準。
國際食品股股價創新高
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的星巴克,該公司營收比重最高市場依然是美國市場,這兩年星巴克強化新興市場的據點和營收比重,在大中華市場推出茶飲料,因為大中華市場喝咖啡的人口畢竟還比不上喝茶人口多,雖然茶飲料市場對星巴克整體獲利貢獻還不是很明顯,如能深入中國一、二線城市飲料市場,未來茶飲料事業對星巴克獲利成長就可能會凸顯出來。不管如何,星巴克能推出茶飲料,代表該公司產品真正結合在地市場的需求,這才是他們能長期在大中華市場穩定成長的重要關鍵。
麥當勞近幾年在中國的獲利比重增加,讓麥當勞的股價在近期創歷史新高,新興市場占麥當勞的營收比重也接近三成,來自亞洲新興市場的獲利表現,麥當勞最近十二個月的營利率達三一.一六%,高於蘋果的二八.一九%顯示賣漢堡的獲利能力不輸其他高科技產品。

星期六, 7月 23, 2011

巴菲特、是川銀藏的倍數獲利學

文.馬自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別看巴菲特現在坐擁五百億美元的財富,但他的第一桶金可是靠賣送報紙賺來的!看他們怎麼把第一桶金,滾成一輩子的財富,其實你也辦得到!
霍比夫人,您該繳報費了!」凌晨6點,一名年僅13歲的小孩子,就敲著這位《休士頓郵報》董事長霍比夫人的門,把信封拿到她面前,催她繳錢,還睡眼惺忪霍比夫人,只得乖乖繳費。
這個膽子超大的送報童,成為日後全世界最負盛名的股神——他叫巴菲特。
每天早上5點20分,巴菲特就得起床,送出500份報紙,他規畫送報路線,為得就是更快、送出更多的報紙,因為每多送一份,他就能抽成,他還攏絡大樓電梯服務生,只要有誰要搬走,誰敢賴帳,他就第一時間上門要報費。
靠送報,巴菲特14歲時,每月收入就達175美元(約等於現在新臺幣75000元),15歲時賺進他的第一桶金:1200美元。他用這筆錢,買下40英畝的農地,出租給佃農,變成一位「包租公」。
他沒有停下他的腳步,巴菲特並開始鑽研股票,進出股市。65年後,巴菲特用這1200美元,賺進500億美元的身價,這就是第一桶金的威力。
別讓第一桶金變死錢!
懂得善用第一桶金的股神,不只巴菲特一位。日本出了一位股市大師,他比巴菲特早生30多年,而累積的財富超越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這一切都從70日圓開始,他名字叫是川銀藏。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川銀藏16歲時,便獨自闖蕩中國,尋求致富機會,19歲就事業經營有成,但到31歲時卻因工廠倒閉破產,苦讀3年後,才決定從股市出發。他向妻子借來70日圓,當成他的第一桶金,1年後,他把這70日圓變為7000日圓,增加100倍。
這兩位東西股神,第一桶金都得來不易。巴菲特是挨家挨戶送報,數著一毛錢、一毛錢賺來的,是川銀藏這70日圓,則是破產後,妻子把衣服典當完後,到處跟親戚借錢,才攢出來的一筆錢。然而,這兩位股神,都把他們的第一桶金,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都不會把第一桶金放著不動。賺到第一桶金,巴菲特第一步就是拿來買地、收租金,而是川銀藏則在遍讀大阪圖書館的經濟書籍後,勇於投入股市。他們都明白,把第一桶金放床頭底下,不可能成為一代巨富。
深入鑽研,謀定而後動
巴菲特和是川銀藏,或許多少都是賭徒,但他們不是莽夫。奉行「價值投資」的巴菲特,和提出「烏龜三原則」的是川銀藏,在股市投資哲學上,其實有著極為驚人的相似處。第一,下功夫研究,把自己當CEO。巴菲特為投資政府員工保險公司(GEICO),不但每天泡在圖書館,研讀保險企業的資料,他還親自坐火車,到華府拜訪GEICO企業總部,與董事長特助長談四小時。
巴菲特認為,GEICO拓展保險客群為政府人士和軍人,他們駕車事故率很低,保險公司不易賠錢,而且公司採用郵寄保單的直銷模式,比起傳統派保險業務員銷售,省下可觀的營運成本。徹底了解企業優勢後,巴菲特大筆買進GEICO股票,最後這檔股票,讓他賺進50倍以上的利潤。

才小學畢業的是川銀藏, 苦讀鑽研的功夫, 遠勝過分析師。他為研究礦業股, 特別調查過去20年非鐵金屬的行情與供給狀況,發現銅價不可能長期維持低檔,因此他再從各家非鐵金屬上市公司,找尋標的財報對照比較,選定投資同和礦業,成為最大股東,最後銅價果然直飆,一度讓他手上股票市值高達300億日圓。
即使巴菲特已經高齡80歲,他還是每天研讀上百家企業財報,是川銀藏90歲時,每天還是親手把金屬價格、股價走勢畫成走勢圖,分析行情變化,決定買賣方針,這些苦功夫,正是讓他們能賺進百倍利潤的關鍵。
選擇一家好公司 長期投資
「不想持有一家公司股票10年, 就別持有它10分鐘!」巴菲特是長期投資的奉行者。巴菲特曾指出, 他在1 9 5 2 年時以15000多元,賣掉僅持有一年的GEICO股票,20年後,這些股票變成120萬美元,讓他扼腕不已,後來巴菲特再找機會買進GEICO,這一次,他整整持有它35年!
因為研究夠深入, 就敢長期持有。是川銀藏也不是短線投資者,他提出的「烏龜3原則」第1條,就是要長期持有潛力股,他並認為投資要成功,至少要有能力預測1到2年的經濟發展情況,事實上,每檔讓他大賺的股票,他都1到2年,賺到數倍利潤後才脫手賣出。
人的精力有限,資金也有限,即使巴菲特擁有百億美元銀彈,但主力持股還是可口可樂、吉列、GEICO、《華盛頓郵報》等股票,而是川銀藏每次鎖定標的,往往都是一路買進,直到成為公司的大股東,如讓他賺進200億日圓、一舉成為日本所得第一的股票住友金屬,他的持股比率就一度高達16%。
所以,一般投資人蓄積到第一桶金後,不應亂槍打鳥,過度分散持股,而應該慎選少數幾檔好股,慢慢買進,至少持有一到三年以上,而且台股現金殖利率不低,等著領股利,都是穩健投資,用錢滾錢的好方法。
危機入市 不聽信市場謠言
最後,也最難的關鍵,是這兩位股神都有危機入市的勇氣。2005年,鋼鐵業面臨殺價競爭,鋼鐵股股價慘澹,但巴菲特則選在此時出手,買進當時股價低廉的南韓浦項鋼鐵,持有約4%股權,一年後,鋼鐵市場穩定,獲利能力佳的浦項應聲大漲。
巴菲特低價入市的案例,不勝枚舉,他就曾於金融海嘯時期,運用帳上約120億美元現金,買入奇異、高盛等公司股票,大賺一筆。
當然,是川銀藏也精於此道。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是川銀藏立刻趁市場恐慌時,動員所有人力、財力買進重建必須用的馬口鐵,結果馬口鐵價格從每張6角,漲到5元,是川銀藏賺進將近十倍的利潤,其後如同和礦業、住友金屬,他都是趁公司虧損,或是股價低迷時,趁機入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機入市」和「挑好公司」不應該分開來看。看看巴菲特低價買入的公司,都是像獲利能力強的浦項鋼鐵,大型企業奇異以及舉足輕重的金融集團高盛,而是川銀藏則是挑選競爭力高於其他同業的同和礦業,以及擁有金脈的住友金屬,這些股票都是股價遭到錯殺,但仍具有利基、營運體質良好的公司,不是看到低點就胡亂買進。東西股神,殊途同歸,掌握他們第一桶金的致勝祕訣,是翻出第二桶金的開始!


三個小叮嚀
1. 下工夫研究,把自己當CEO
2. 研究夠深入,就要長期擁有
3. 要有危機入市的勇氣

星期日, 7月 17, 2011

以色列荒漠奇蹟讓海水變可口

這裡是以色列。1948年,猶太人在這塊「流奶與蜜之地」建國。一年下不到200公釐的雨,經歷了數場戰爭,才保住全國唯一的自然水源。從造水、輸水、灌溉、民生用水及汙水回收,以色列把每一滴水的效率發揮到極致,漏水率僅5%,汙水回收率高達75%。反觀台灣,在每年豐沛的雨量下,仍然每年都有缺水危機,被聯合國列為第18名缺水地區。我們有全球數一數二便宜的水價,每人用水量更遠遠超過國際平均值,漏水率高達22%,汙水回收率僅8%。台灣真的有本錢如此揮霍嗎?《今周刊》帶你看以色列如何在沙漠中與天爭水,讓你用不同的態度看待你身邊的每一滴水。
/撰文/楊卓翰
同樣一滴水,在地球的另一端,竟有如此的血淚故事!
你應該還記得,今年六月,石門水庫水位下降至警戒區、全臺大乾旱的景象,還好一場颱風大雨後,媒體標題換成「今夏旱象全解,不用擔心缺水」。
於是,在明年夏天缺水之前,水資源的問題再度被遺忘。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台灣的水庫淤積一年比一年嚴重、自來水漏水率高達二二%,如果颱風不來,台灣每年都得面臨缺水的危機。
問題不能擺到明年,我們急需解答。六月十九日,《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來到位於沙漠、全球第四缺水,卻也是水科技最先進的國家── 以色列,帶讀者了解,在地球的另一端,他們是如何為了一滴水而奮戰。
為一滴水奮戰 四十度高溫  找尋所有關於水的可能
以色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家,但是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沒有來過以色列。「驚訝」的感受,從我們下了飛機之後,就不曾停止。在以色列的經濟重鎮特拉維夫,映入眼簾的竟是綠油油的公園及森林。當地人告訴我們,每一棵樹都是人工種植及灌溉。的確,開車出城沒多久,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自然原貌:一片荒蕪的沙漠。
雖然一片黃沙滾滾,但我們仍不時在路上看到溫室及花田,向日葵、玫瑰花,奇蹟般地挺立在四十度的高溫下,耀眼地盛開著。更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一條延伸到沙漠深處的水管。
故事,就從追尋這條水管開始。
「上次下雨?我不太記得了,大概是去年吧。」站在帳棚外,酋長努力護住頭巾,身上的長袍只能任其被風吹亂。在他背後,一萬平方公里荒漠── 內格夫沙漠,正被焚風侵襲。
六月,這片大地就被四十度的高溫烤得焦黃,站在烈日下,連呼吸都覺得困難。阿加爾︵Khalid Aljaar︶是以色列南方一個游牧聚落的酋長,他所維護的綠洲,地下水已經枯竭。「水從哪裡來?」他轉身朝向北方,指著一條水管,水管是從看不到盡頭的荒漠延伸而來。我們就是循著這條水管,找到這片人工綠洲。
「這是我們的血脈,沒有這條水管,就沒有這片綠洲。」他說。
這裡是以色列,國土有七成被沙漠覆蓋,據以色列國家統計局資料,以國境內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十二億噸,相當於台灣平均一星期的降雨量,但無論是農業、民生、工業,以色列卻鮮少出現缺水危機。
從一九四八年建國的第一天,以色列人就知道,他們必須和老天爭水。
以色列全境只有一條河、一座湖。一九六七年,為了爭奪唯一的水源︱︱ 加利利湖和約旦河,它不惜和黎巴嫩、敘利亞、約旦開戰,展開著名的「六日戰爭」,之後的半個世紀,為了守護這條命脈,和鄰國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爭。當地人挖苦自己說:「我們天空落下的飛彈,比雨水還多!」
但用血汗保住的水源,遠遠不夠。建國至今,以色列人口增加了十一倍,一條河、一座湖,無法支應這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與人口增加。一片不常落雨的天空、一塊留不住水的土地,要水,以色列人注定要和天地角力。
所以,他們得用腦袋向天爭水。
以色列有四分之一的水源是人造水,包括海水淡化、雪水融化。它的廢水回收技術是全球最頂尖,法律規定民生和工業用水必須回收供給農業。根據官方數據,以色列全國七五%的廢水經過回收處理,是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回收率只有以色列的三分之一。
如今,以色列有超過二百五十家的水科技公司,從海水淡化、運輸系統到滴灌技術,光是出口這些技術和服務,每年就為以色列賺進十億美元的產值。
這裡也是全球唯一讓沙漠面積縮減的國家。以色列有二億四千萬棵樹,幾乎所有居民都知道這個數字,因為每一棵樹都是他們和他們的父母、祖父母親手種下,而非自然產生,所以,樹下的土地,總會看到滴灌的水管,宛若一條一條的人工命脈。
這是一個在沙漠裡向天爭水的故事,靠著決心、毅力和科技,以色列創造出荒漠中的水奇蹟。相對於台灣,年平均降雨總量是以色列的七十倍以上,缺水問題卻從未少過,以色列能,台灣為何不能?
《今周刊》深入以色列,從綠意盎然的觀光城市海法,到寸草不生的內格夫沙漠;從經濟重鎮特拉維夫,到莊嚴肅穆的首都耶路撒冷,在沙漠中,我們看到了神話一般的水科技,也看到了台灣人應該嚴肅面對的水資源啟示。
以色列建國國父班古里安︵David Ben-Gurion︶說過:「在以色列,為了要腳踏實地,我們堅定不移的相信奇蹟。」為了生存,他們必須相信奇蹟,進而創造奇蹟。以色列的自然供水只能支撐國家一半的用水量,這代表他們必須想辦法造出另一半的水源。造水的故事,從一九五六年開始。
第一站:哈代拉淡化廠 先知卓見  看出海水飲用是以色列的未來
五十五年前,以色列科學家薩爾欽︵Alexander Zarchin︶夢想從海水中取得飲水。當年,美國《時代雜誌》引述他的話:「以色列的資源太少,所以我們無法拒絕任何夢想。」
他多次和班古里安見面,一次一次的說明:「海水飲用將是以色列的未來!」終於申請到了二十七萬美元(當時幣值),成立了IDE科技,以色列人也踏出與天爭水的第一步。
讓海水能夠飲用,這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卻成為以色列水資源最實在的解答。IDE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逆滲透海水淡化廠建造商,在四十個國家建有超過四百座海水淡化廠。○九年建成的哈代拉︵Hadera︶淡化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RO逆滲透淡化廠,每年可生產一.二七億噸的淨水。
哈代拉位在經濟重鎮特拉維夫北方四十五公里處,沿著海邊公路往北走,遠遠就能看到海邊的一片白色泡沫。
海面底下巨大的導水管強力引水,海水翻騰,引起的氣泡滿布在工廠周遭的海域表面,「白色泡沫海」的面積約有一座足球場之大。工作人員說,每分鐘約有三百噸的海水湧入哈代拉淡化廠,接下來,上千根的RO逆滲透管二十四小時施以高壓,將海水的鹽分清除。
而就在導水管二英里外的另一頭,IDE總裁費爾柏︵Avshalom Felber︶打開水龍頭,盛滿一杯「新鮮的水」請我們飲用。
「記住,這杯水在四十二分鐘前,還是地中海的海水。」他遞過水杯時驕傲地說。
一.二七億噸的年產量,光是這座淡化廠,就足夠提供全以色列五%的淨水,一年的產水量,足夠讓臺積電做十年的八吋晶圓所需用水。
在以色列短短二百公里的海岸線,就有三十二座海水淨化廠,根據官方數據,目前境內二三%的用水都是由海水淡化製造出來。而這條路,是上帝逼出來的。
努力造水逆轉自然  花五十年鑽研海水淡化
費爾柏告訴我們:「以色列沒路可走了。老天只給我們一片沙漠,唯一的選擇,就是把不可能做到可能。我們做到了,而且只有我們做到!」費爾柏講話帶有沙漠民族「人定勝天」的傲氣,但他傲得有理,「逆滲透,就是一種『逆轉自然』的科技。」他說。
「逆轉自然」之處,在於它「還原」了海水形成的過程,利用高壓將鹽分較高濃度的海水抽離,製造出淨水。費爾柏指著桌上的迷你模型說:「道理聽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我們花了五十年,才摸熟這項技術。」
五十年的鑽研,半世紀所累積的學習曲線,無論是在建廠或是生產成本,IDE都能壓縮至極。
以哈代拉淡化廠為例,建廠成本約四.二億美元,其中政府出資二.六億美元,而在澳洲雪梨的海水淡化廠,產量比哈代拉略少,但建廠成本卻高出四倍以上。
在生產成本的部分,哈代拉每天可產出二五○萬噸的淨水,每度水的成本是○.五七美元,約當新臺幣十七元;相較於台灣最大的澎湖烏崁海水淨化廠(一廠),每天僅能生產七千噸淨水,而每度水的成本高達臺幣四十元。
「在以色列,情況很明顯,我們只有努力造水這條路可走。所以政府已經訂出政策目標,二○二○年,五○%用水都會是海水淡化的淨水。」為了達成目標,IDE必須在每一個環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哈代拉花了二十八個月就蓋成,「以色列缺水,但沒有『缺水危機』,因為我們從不拖延。」
每度十七元的淨水成本,在以色列民生水價每度四十元新臺幣的環境下,自有發展空間,而這樣的成本,在國際間也能堪稱最具競爭力。但費爾柏說,在拓展國際市場時,仍然在部分國家遇到問題,「這些國家不能接受,因為成本仍然高出當地水價許多。我不懂,這些政府為何寧願維持低水價,讓民眾浪費資源,卻不願認真面對缺水問題。」
這說法,令人聯想到平均水價每度十元、居全球第四便宜的台灣。「我希望全世界很快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是為了強調,也或許只是要蓋過淨水廠的噪音,費爾柏這句話說得特別大聲。
在我們頭上,巨大的輸水管往水壓中繼站延伸。以色列與天爭水的另一場浩大工程才正要展開。
第二站:阿拉德集團 下足!
你家多久抄一次水表?台灣自來水公司二個月抄一次水表。而大部分的漏水情況都是抄水表時、也就是最慢必須等到兩個月後才能發現。
以色列沒有辦法負擔這種奢侈,「一滴水都不能漏」的艱鉅任務中,阿拉德集團︵Arad Group︶扮演關鍵角色。
檢測的極致 逐一檢查  水表做到零缺點才出貨
位於海法東方二十公里的阿拉德集團,是以色列最大的水表製造商,在以色列有八五%的市占率。在當地,隨便打開一戶人家的水表,上面都印有阿拉德的商標。前面提到的人工綠洲,管線就是由阿拉德設定。
不過在以色列,平時沒有人會去注意水表在哪裡,甚至沒有「水表工」這種職業。因為水表的資料數據不需要人工抄寫,而是運用3G的技術「自動傳輸」

星期二, 7月 12, 2011

黑手變股利皇帝

如果,一家公司自從掛牌上市以來,從來沒有虧過錢,那麼投資人買它的股票,為什麼會賠錢?這是一個修車黑手Michael提出的問題,也是台股投資人始終沒有「參透」的問題。答案就在於你懂不懂重視股利。投資一家公司的真諦,在於希望當它的股東領股利,而非一心想殺進殺出賺股價價差,所以越重視股利的投資人,就越接近投資的核心精神,想賠錢絕不容易。
Michael僅有國中學歷,靠著念書自學投資,以股利為主要依據選股,從200萬元開始,今年領到的股利已經高達5,300萬元,持股總價值超過10億元!如果覺得這樣的成績太不可思議,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年薪僅50多萬的公務員馬德信,一樣是從股利角度選股,目前每年可領30多萬元股利,足足是年薪的6成。
黑手能變股利皇帝,公務員也能靠股利退休,股利為何有這樣的威力和魅力?值得大家來探索!
撰文:李兆華
靠股利變身千萬富翁
失業為什麼讓人害怕?因為多數人丟了飯碗、收入就變成0。如果沒有工作的時候,錢還是能自動流進口袋,甚至比本薪更高,就能把失業當作放長假,想提前退休也不怕。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清崎再三強調,非本薪之外「被動收入」的重要性,辛苦工作賺來的錢,如果只存在銀行是不會增加的,要放在一項投資商品上,讓它源源不絕的繼續生錢出來。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也曾鼓吹把房租當做被動收入,就不怕變成M 型社會中的輸家。
房子可以收租,但成本很高;部分基金有配息,但速度很慢。而門檻不高、效益卻很高的被動收入來源,首選是買股票所配的現金股利。
500萬、殖利率6% 每月多領2萬5
在外資眼中,台股是賺股息的天堂,早年歐洲企業的殖利率很出色,但是近幾年來,台股平均現金股息殖利率(現金股利除以股價)約3.5~4.2%,不但遠高於亞洲區平均的2.7~3% 水準,在全球更是數一數二。台灣企業的現金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60% 以上,等於賺10元至少配6元現金給股東,簡直就像財神爺的紅包大放送,不領對不起自己!
如果能精挑細選一下,找出配發現金股利、獲利都穩定的績優公司,每年現金股息殖利率更能拉高到6% 以上。就算只是一般上班族,把薪水省下來買這類型股票,慢慢存、慢慢存,存到股票價值500萬元時,每年至少就有被動收入30萬元,相當於每月多領2萬5千元。
一般上班族想存到500萬元的股票,感覺有點難,可是別忘了每年領完現金股利後,可以再滾到本金繼續投資,變成複利「錢滾錢」的概念。當股價漲多時,也不妨先獲利了結,把賺來的錢再滾進本金裡,尋找更好的高股息個股。如此善用「股利+複利」的威力,500萬元資產將只是第一步,累積千萬甚至上億都有機會。
過去投資人想到買股票,第一個念頭就是「會不會飆?可以漲多少?」但是經過金融海嘯的大洗禮, ING 台灣高股息經理人祝明智發現,投資人觀念開始轉變,把目光轉向領現金股利,甚至有些大型龍頭股還在公司章程中規定配股率。
低檔再買 避免賺股息、賠價差
以前投資高股息基金是穩健的選擇,不過近年來高股息基金績效經常跑在前面,原因就是無論散戶或法人,都開始喜歡找高現金股利股,導致這類股票有時股價會高漲,特別是在大盤指數從高檔下修的時候,高現金股利股尤其抗跌。祝明智笑說:「只要看到高股息基金績效往前跑,就知道這段期間大盤應該在跌。」
不過,高現金股利股票也可能隱含風險,最常被提醒的就是不要「賺了股息、賠了價差」,別為了吃芝麻而掉燒餅。新光投信國內投資部協理謝學雲建議,「投資人要注意3個選股方向,第1是能否填息,第2是要等股價進入低檔區再買,最後才是考量到底配了多少現金股利。」
股票能否填息,要看這家公司能否持續成長,或至少保持原來的獲利水準,股價自然會回到除息前的水位。還有,別以為不用管價位,買了就對,如果買在高檔區,就得歷經股價下修,配再多股息也補不回來本金的虧損。
7、8月剛好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謝學雲提醒:「如果想賺現金股利又不賠價差,就等除完息後再買,這樣才會有便宜價,抱1年後較可能填息,賺足現金股利;若想賺價差,搶在快除權息前買,因為通常除權息前會漲一波,有高點就先賣。」

星期一, 7月 04, 2011

Bloomberg:模仿新加坡失敗 台灣工作被中國吸走


台灣過去 30 年曾靠製造業締造成功,隨時間演進有芭比娃娃 (1960年代)、電腦和宏達電 (2498-TW) 手機等。但政府放寬投資、提升金融、運輸與旅遊的步調緩慢,不但阻礙了新就業機會的創造,也扼殺所得成長。
兩岸關係好轉促使台廠轉向低成本的中國,台灣在地卻沒發展出新的成長產業,被新加坡和香港拋在後面。反對黨遂批評,馬政府在經濟上傾中已傷害勞工。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瞿宛文就認為,台灣做得太少又太晚,服務業就因開放太遲,以致競爭力受限。
2009 年全球衰退後的出口反彈,若干程度遮掩了這些風險。台灣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和筆電代工基地,海外收益佔經濟比重達 75%。
宏達電和鴻海 (2317-TW) 等電子產品業者,享有中國低成本與市場接近等好處,反觀統一 (1216-TW) 等內需型產業,則為營收成長緩慢所困擾。
根據經濟部投審委員會資料,台灣自從 1991 年解除中國大陸投資限制,已批准 38685 項計畫,估計為中國創造至少 770 萬工作。光是富士康在中國員工就超過 100 萬人;對照之下,截至 5 月,台灣從事製造業者約 290 萬人。
台灣失業率為 4.4%,不到美國的一半,但與競爭國相比不利;比新加坡高 1 倍,亦不如香港和南韓,這些國家和台灣同樣被 IMF 歸類為新工業化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
與 30 年前的低點相比,台灣失業率增加數倍,而 2010 年通膨調整後的所得,還低於 2001 年。
曾任英國財政部中國顧問、Capital Economics 經濟學家 Mark Williams 分析:「這不是景氣循環問題,而是結構問題。台灣許多大型雇主都遷到海峽對岸,在地卻沒有創造足以抵銷的新工作出來。」
製造業佔經濟比重下滑,不止台灣,新加坡和香港也是一樣。但新加坡吸引了化學與生技投資,還興建兩座賭場來刺激成長,香港則引入中國大型企業掛牌上市。
學者認為,台灣政府需加速經濟轉型,從低附加價值的製造業提升至高價值服務業。台灣另一個競爭障礙,是比香港、新加坡加相對缺乏英語能力。國際企業要設亞洲分部,台灣較不具有優先性。
知名投資人 Jim Rogers (羅傑斯) 坦言,他對台灣的主要關切在於,世界已完全改變,其心態卻沒跟著轉變。他補充,已有「一陣子」沒投資台灣。
他說,其它亞洲國家如新加坡,已開放很多,台灣雖正在變動,但礙於歷史因素,經濟開放的速度還是不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