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28, 2010

專訪「改變世界的六℃」製作人 萊納斯 地球的時間不多了

作者:蕭富元.彭昱融  出處:天下雜誌 436期 2009/12



這不是好萊塢拍的驚悚科幻片。當地球增溫從一℃到六℃,人類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臨界點……。


專輯精采重點:

.生存危機》台灣發燒了!餐桌食物大逃亡
.抗暖秘訣》每天少吃一塊肉,抗暖又省錢!
.殘酷真相》黑鮪魚、烏魚失蹤,台灣頂級美食消失中...
.立即前往「預警6℃ 改變世界的數字」數位專輯





去年二月,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週日晚間播出一段自製影片「改變世界的六℃」,吸引了六百七十萬觀眾,目擊地球增溫從一℃到六℃,如何毀滅性地改變人類的未來。

影片製作人,同時也是暢銷書《六度》(Six Degrees)作者萊納斯(Mark Lynas),五年前某個晚上,即將入睡時,突然想到,如果地球溫度繼續升高,那麼每升高一℃,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萊納斯花了兩年時間,閱讀數千篇科學論文,走訪數個國家,完成這本深受英國皇家學院青睞的著作。萊納斯發現,六℃是人類存亡的臨界點,降溫六℃,地球將回到冰河時期;增溫六℃,地球又會變成烈火煉獄。我們已經闖入氣候災難的預警區。

三十六歲的萊納斯十一月時受聘為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Mohamed Nasheed)顧問,為這個全球暖化「重災國」尋找一條生路。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召開前夕,萊納斯接受《天下》專訪。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二○○一年的預測,如果人類不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到了本世紀末,最糟的狀況,是地球溫度將會上升五.八℃。今年年初,IPCC又上調到六.四℃。很難預料哥本哈根會議會有什麼結論,減排協議很複雜,牽涉很多政治角力。但是,這件事和我們每個人的生存都有關。很多人對會議並不是那麼樂觀,相信不會達成具體結論,不論有沒有協議,這件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是要去做了。我只擔心,這次會議又是政治上各自表述,就算達成協議,也不具法律強制力,對世界不會有任何改變。

美國的角色很複雜,處境也很困難,美國非常依賴化石燃料,也是歷史上累積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現在全世界最大碳排放國的中國也一樣,中國是燒最多煤的國家,碳排放量每年都在增高,雖然努力改善,但中國政府應該做得更快一些,以變成一個低碳國家。如果這兩大國不趕緊處理溫室氣體的問題,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大。不過,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盡力減碳。




我是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的顧問,他最大的企圖是在十年內,讓馬爾地夫成為地球上第一個碳中立國家。很多深受氣候變遷所苦的海島小國,如今都朝這個方向在努力。他們要求富有國家負起減排責任,自己也承諾要成為碳中立國,他們不想做全球暖化的受害者,而要做氣候變遷的贏家。納希德總統說:「我們不需要煤,但是我們需要電力;我們不需要石油,但我們需要交通。」要怎麼做?他們正試圖透過科技達成,如果成功,他們將成為下個世紀的經濟領導人。

最糟狀況 下一代就會看到

或許我們可以忍受地球增溫一、二℃,但是超過二℃,人類無法承受,這是地球的臨界點,會出現大災難。增溫五、六℃,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增溫這麼高,生態系統不能承受,人類無法存活。千萬不要以為這很遙遠,最糟的狀況,或許我們的下一代就會看到。到那個時候,現在的六歲孩童,都已經六十歲了,他會看到全球暖化失控的局面。

我認為增溫幅度必須控制在一.五℃以下,二氧化碳濃度要控制在三五○PPM以下,(目前為三八五PPM,是六十五萬年以來最高),我們已在警戒範圍。當地球增溫二℃,氣候又熱又乾,亞馬遜盆地和雨林都會崩潰。亞馬遜是地球的肺,發生大火,地球無法呼吸。很多人覺得增溫六℃的景象,好像是好萊塢拍的驚悚片,但是,我所說都是根據真實的科學,我不認為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只希望我們永遠也不要經歷。

每拖一天 問題就不斷累積

我不知道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但是每拖一天,問題就不斷累積,只能賭人類到底多幸運?我們常常看到世界出現難民潮,很多人認為是戰爭引起,但是他們到底是氣候難民還是戰爭難民?很多是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社會失序,最後陷入戰亂。即使富裕的國家,如澳洲,也會出現氣候難民,這個問題愈來愈嚴重了。



未來二十年,將是地球命運的重要轉捩點。對台灣來說,第一件事是要先設立目標,宣示成為碳中立國。如果政府真的這麼想,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就會改變。這件事單靠個人無法完成,即使你完全不使用化石燃料,沒有集體的力量,也是無濟於事。我始終認為,政治改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所有的國家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政治改變、政治改變、政治改變。(蕭富元整理)

6℃的世界

當地球平均溫度升高1℃到6℃時,對世界與人類會造成什麼影響?以下是萊納斯預測的結果:

增溫低於2℃:北極冰帽消失,北極熊無家可歸,劇烈改變地球的能量平衡。因海水溫度上升,熱帶地區珊瑚礁嚴重白化、死亡,打擊海洋生物多樣性。澳洲大堡礁面臨死亡命運。乾旱蔓延亞熱帶地區,伴隨熱浪與森林大火。影響最大的是地中海周遭、美國西南部、非洲南部與澳洲。預期在2030年或更早就會發生。

增溫2℃到3℃:2003年席捲歐洲、造成三萬人死亡的夏季熱浪,每年都將出現,英國南部的溫度將超過40℃。亞馬遜雨林跨越臨界點,大規模森林野火,雨林將被沙漠和稀樹草原取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造成海水酸化,摧毀剩餘的珊瑚礁,多數浮游生物滅絕,破壞海洋食物鏈,鯖魚、鬚鯨等魚類,面臨絕種危機。格陵蘭冰原消失,海平面上升七公尺。

增溫3℃到4℃:高山冰河融化,使得下游城市與農地無水可用,影響最大的是加州、秘魯、巴基斯坦與中國。歐洲、亞洲與美國受乾旱、熱浪之苦,農作物大面積受損,全球糧食供應出現危機。瑞士夏季溫度可能突破48℃,倫敦周遭夏季溫度將達45℃。



增溫4℃到5℃:西伯利亞凍土層溶解,釋放大量甲烷(溫室氣體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高25倍),加速全球暖化速度。南歐、北非、中東與其他亞熱帶地區因極端熱浪與乾旱而不適合作物生長,人類往極地地帶遷徙。安地斯山脈、阿爾卑斯山、洛磯山脈冰河消失。

增溫5℃到6℃:地球溫度已是過去五千萬年最高,北極地區溫度高於20℃,全年無冰。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與部份中緯度地區,熱得不適合人居住。沙漠入侵中歐,甚至接近北極圈,海平面急速上升,多數沿海城市成為廢墟。

增溫6℃或更高:暖化失控,地球表面會不會像金星那樣,完全不能住人?海洋生物大半死亡,氣候難民只能待在高原與極地,全球人口大減,九○%物種可能滅絕,情境有如地球四十五億年歷史的幾次大滅絕。


沒有留言: